诏重修太学诗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汉朝皇帝重视儒家学说,学校里讲解帝王的治国方略。
众多的新建筑如宝物般矗立,万锤齐鸣庆祝着欢快的歌曲。
光彩照人的屋脊美丽壮观,流水如璧环绕其间。
儿童们穿戴整齐,如同鲁国的礼仪典范,美德如同周朝一样高尚。
舞蹈中充满了文字的华美,广泛研习经典,礼仪盛大。
卑微的生命聆听这鼓舞人心的鼓声,希望能参与夏日的音乐和学术交流。

注释

崇:重视。
虞庠:古代学校的名称。
万杵:形容众多的工匠。
照烂:光彩照人。
夏弦游:夏日的音乐和学术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诏重修太学诗》,表达了对儒家学术的尊崇以及对太学重建的赞美。首联“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追溯了汉代重视儒学的传统,将太学比作古代学校的典范,体现了朝廷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描绘了新建太学的壮观景象,工匠们齐心协力,敲击石杵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期待。"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太学建筑的华丽,仿佛云彩般耀眼,璧水环绕,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赞美了太学学子们的礼仪风范,如同鲁国的君子,品德高尚如同周代的贤人。"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进一步强调了太学中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礼乐教化的严谨。

最后,“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表达诗人个人的愿望,希望能参与到这样的学术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欧阳修对于教育和文化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咏雪

至日阳初复,丰年瑞遽臻。

飘飖初未积,散漫忽无垠。

万木青烟灭,千门白昼新。

往来冲更合,高下著何匀。

望好登长榭,平堪走画轮。

马寒毛缩猬,弓劲力添钧。

客醉看成眩,儿娇咀且颦。

虚堂明永夜,高阁照清晨。

树石诗翁对,川原猎骑陈。

冻狐迷旧穴,饥雀噪空囷。

此土偏宜稼,而予滥长人。

应须待和暖,载酒共行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定力院七叶木

伊洛多佳木,娑罗旧得名。

常于佛家见,宜在月宫生。

扣砌阴铺静,虚堂子落声。

夜风疑雨过,朝露炫霞明。

车马王都盛,楼台梵宇闳。

惟应静者乐,时听野禽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明堂庆成

辰火天文次,皋门路寝闳。

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

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

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

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

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诗一首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朴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苟并至,位名尤两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支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