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卓郑簪裾密作林,相如贫病强来临。
藜羹才饱无他志,肉食俄充有愧心。
死马偶能逢市骨,滥竽常恐负知音。
古来一饭皆论报,何日王孙遂有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仍保持着高洁品格的境况,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卓郑簪裾密作林",形容环境的荒凉与自己的贫穷;"相如贫病强来临"则表明尽管自己身处逆境,但朋友间的情谊依然坚定。
"藜羹才饱无他志"一句,显示了诗人对物质满足之后,不再有其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淡泊。紧接着"肉食俄充有愧心"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欲望的心境,即便是偶尔得到美味,也感到有些过意不去。
"死马偶能逢市骨"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资的获取并不容易,而"滥竽常恐负知音"则透露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担忧,怕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水平,辜负那些赏识自己的知音。
最后两句"古来一饭皆论报"表达了古往今来的道德观念,即一切恩惠都应该得到回报,而"何日王孙遂有金"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或许是对未来某种物质条件改善的一种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在贫困中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于生活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喜赴西招足屡蹉,自惭愚鄙取无他。
能终未学生何幸,得活诸孤赐最多。
愧面未甘徒已矣,报心全寄命如何。
须知下客终思用,不必时时弹铗歌。
万里长为客,飞飞岂自由。
情知稻粱急,莫近网罗求。
关塞风高夜,江湖水落秋。
哀鸣徒自切,谁谓尔悲愁。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誇俗句,醉馀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
潜符君子道,可愧世人心。
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