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

潜符君子道,可愧世人心。

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不期望得到凤凰般的待遇,也不模仿龙的吟唱。
自然怀有仁慈之心,长久以来相互依靠。
君子之道暗含在内心深处,这让我感到惭愧,对比世人的浮躁。
只是在这秋天的郊野,有几亩青翠的树荫而已。

注释

丹凤:比喻高贵或稀有的待遇。
景龙吟:古代帝王的象征,此处可能指追求显赫地位。
慈仁:仁慈和善良。
相依:相互依靠,依赖。
潜符:内在的象征或暗示。
君子道:君子的道德品质。
愧:感到惭愧。
世人心:世人世俗的心态。
徒尔:仅仅,只。
秋郊外:秋季的郊野。
数亩阴:几亩树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慈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自然和谐共处之情怀的诗句。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开篇两句表明诗人并不追求高不可攀的物质享受,也不模仿那些华丽而虚夸的言辞,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这里,“慈仁意”指的是诗人对自然的温柔与善良的情感。而“相依岁月深”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长久时光,这种关系是深厚而且亲密的。

“潜符君子道,可愧世人心。”这两句中,“潜符君子道”意味着诗人内心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而“可愧世人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心态的轻视或不屑。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认为自己的修养和品行远超过普通人。

最后两句,“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描绘了一幅秋天郊野中的景象。“徒尔”意味着独自一人,而“秋郊外”则是指在秋天的乡村之外。而“青青数亩阴”则形容了郊外那些绿意盎然、面积不大的树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理念,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暮归马上口占

林密村村暗,寒鸦处处啼。

水光连野白,雪意逐云低。

风劲童呵指,泥深马失蹄。

客心兼暮色,归去两凄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醉后

醉里分明别是天,最宜沉溺过流年。

平时政要全稽古,盛世朝廷不乏贤。

但得有生皆自遂,不妨吾属亦陶然。

沉湘死屈如何者,却把醒名欲自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王介甫

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孙莘老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

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

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

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