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岩二首(其一)

山郭行厨近,平原小队齐。

頫窥临石屋,飞步忆丹梯。

日薄烟光暝,天垂树影低。

寻幽豁羁思,吟倚更凄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仙岩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山郭行厨近”,点明了地点,暗示着作者在靠近山郭的地方遇到了行厨,可能是在一处山间小道上休息用餐。接着“平原小队齐”则转换视角,描述了一片广阔的平原上,队伍整齐划一的情景,或许是一群旅人或僧侣结伴而行。

“頫窥临石屋,飞步忆丹梯”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他俯瞰石屋,想象自己如同飞鸟般轻盈地攀登至高处的丹梯,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日薄烟光暝,天垂树影低”描绘了黄昏时刻的景象,太阳西沉,烟霞缭绕,天色渐暗,树影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寻幽豁羁思,吟倚更凄迷”表达了作者在探索幽静之地时,心灵得到了释放,思绪变得开阔,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感悟与情感的流露,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岩二首(其二)

空洞含阴雾,虚明漏远天。

扳游偶今日,开凿自何年。

逸兴飞云外,遐思邃古前。

夕阳还命驾,乌帽受风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其一)

岭表将归日,天涯欲尽年。

偶于童仆遇,翻成儿女怜。

望杳青山外,心驰白雁前。

中年颇恇怯,触事易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其二)

已是临归日,何堪见汝曹。

羁栖怜若病,行役问吾劳。

滩束江声急,山藏瘴雾高。

故乡犹隔远,离思转滔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其三)

幸喜多安稳,聊将慰客途。

入舟翻自失,对酒更频呼。

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

白云瞻不极,清泪落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