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对菊得菊字

怀哉止所翁,与我几觞菊。

方当旧节来,已作秋原哭。

会葬有远朋,风雨此淹宿。

佳儿敬父执,姻友更敦睦。

投辖不愧遵,设醴仍为穆。

其如插萸遍,不见而翁独。

悲欢今昨筵,还往东西毂。

回首试长望,依依但云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怀念那远方的邻居翁,他和我共饮菊花酒。
正当重阳节来临,却已化作秋野的哀哭。
聚会中远方的朋友,风雨中滞留在此过夜。
孝顺的儿子尊敬父亲的朋友,亲朋关系更加亲密。
投壶游戏无愧于遵循礼节,设宴款待仍显庄重。
然而插满茱萸的热闹景象,唯独缺少了他老人家。
悲伤与欢乐交织在昨日的宴席,人生聚散如同车轮东西。
回望过去,只看见树木依依,心中充满哀思。

注释

怀哉:怀念。
止所翁:远方邻居。
几觞:几杯。
菊:菊花。
旧节:重阳节。
秋原哭:秋野哀哭。
会葬:聚会。
远朋:远方朋友。
投辖:投壶游戏。
遵:遵循礼节。
设醴:设宴。
穆:庄重。
插萸遍:插茱萸。
而翁独:他老人家。
悲欢:悲伤与欢乐。
东西毂:车轮东西。
回首:回望。
依依:依恋的样子。
云木:树木。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珍视之情感的诗句。从“怀哉止所翁,与我几觞菊”可以看出诗人与一位朋友(止所翁)在一起饮酒赏菊,共同庆祝重阳节(即现在的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的到来。然而,这个节日也让诗人感受到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悲凉,故有“方当旧节来,已作秋原哭”之句,表明诗人在这个节日里已经为逝去的时光而哭泣。

接着,“会葬有远朋,风雨此淹宿”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离世的哀悼和对天气变化的感慨。诗中的“佳儿敬父执,姻友更敦睦”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家庭与友情关系,孩子尊敬父亲,朋友之间更加亲密无间。

在“投辖不愧遵,设醴仍为穆”中,“投辖”指的是古代一种祭祀祖先的礼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逝者哀思之情。最后,“其如插萸遍,不见而翁独”则是说虽然菊花绵密,但朋友不在身边,让诗人的心中充满孤独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离世友人的哀思,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亲情与友情的向往。诗句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重阳明日得日字

浮生聚尘轻,流景飞羽疾。

故人已新阡,旧雨又今日。

不惜酒饮狂,且须诗缚律。

一笑复掀髯,天地何终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寄仇仁近

忆昔三浙湄,匆遽买舟诀。

大海涨波涛,排空银浪掣。

时方逢杪秋,凉风正凄绝。

况复婴沈疴,残喘一身孑。

落日古渡横,牵衣各呜咽。

尚期营归馀,旋泛山阴雪。

讵料人事迁,芳春竟五阅。

宁无双鲤鱼,寒温叙曲折。

顾兹悲愤衷,未足陈一切。

阶前金凤花,当车行复辍。

阁上西湖光,可似旧澄澈。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寄功父

遗风日远日相疏,七载归来非故庐。

烈屋漫思悬艾虎,忠臣空腹葬江鱼。

云霄志气消磨后,锦绣园林破碎馀。

酒盏更须拚酩酊,诗简聊示寄勤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其三)

盈盈黄菊丛,栽培费时日。

依依五丝瓜,引蔓墙篱出。

于今想新花,于今长秋实。

花实岂不时,灌溉尚期密。

毋令根荄伤,委弃等藜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