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支公曾驻锡,规矩旧丛林。
飞鼠殿堂古,灵鳗井穴深。
磬声来竹外,塔影卧池阴。
幸有相知客,时时过我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静谧的宝林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片净土的深厚情感。
“支公曾驻锡,规矩旧丛林。”这里的“支公”指的是古时的高僧或道士,他们在此地修行、居住过。"驻锡"则暗示了一种长期停留的情景,而"规矩"形容丛林,表现出一种井然有序之感。这两句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自然景观的赞美。
“飞鼠殿堂古,灵鳗井穴深。”“飞鼠”可能是指古树参天,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周围古老巨木的雄伟。"灵鳗井"则是一种神秘的表达,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磬声来竹外,塔影卧池阴。”这里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寺院中清寂与宁静。"磬声"是指打磬石的声音,这在佛教中是一种常见的净化仪式,而"竹外"则是声音传播的空间范围,增添了一份幽深之感。"塔影卧池阴"则是视觉上的享受,塔影投射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幸有相知客,时时过我吟。”诗人表达了对能够理解和分享此刻美好的人的珍惜。"相知客"指的是那些能与诗人感同身受、懂得诗意之美好的朋友。而"时时过我吟"则显示出诗人愿与知己共享这份宁静与美丽,通过吟诵诗词来传递心中的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院风光图,更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对自然之美、历史之重和人文之谐的深刻感悟。
不详
舂罢鸡□□,□行犬吠难。
溪深水马健,霜重橘奴肥。
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背倚青峰面枕溪,濡毫新向壁间题。
善根不挠金莲合,净界无尘水月齐。
会启苾刍真乐境,花开檐卜远香畦。
因思祖塔尝游处,更在龙蟠虎踞西。
梵宇萧条白日长,苦空谭麈接藤床。
云章酷爱休诗丽,莲柄慵思远社香。
石发雨梳鸡苑寂,风梭春织鹫山凉。
劫灰心火销平尽,又听钟声下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