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彦通

青刍白饭思悠然,灯火山亭暮雨前。

不意相思浑百里,直教一别动经年。

久甘分席樵夫下,敢望过门长者先。

自是烟霞爱招客,可无佳句助清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寄彦通》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联“青刍白饭思悠然,灯火山亭暮雨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在青草与白米饭的陪伴下,诗人思绪悠远,仿佛置身于灯火山亭的傍晚雨幕之中,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不意相思浑百里,直教一别动经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原本以为距离不会成为障碍,但一次分别竟让思念蔓延至百里之外,时间也仿佛停滞,一年之久难以忘怀。

颈联“久甘分席樵夫下,敢望过门长者先”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地位的谦逊态度和对友人身份的尊重。即使自己甘愿位于樵夫之下,也不敢奢望友人先过门,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之间的敬重。

尾联“自是烟霞爱招客,可无佳句助清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希望友人能带来佳句,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心愿。诗人认为,正是对烟霞的热爱才邀请客人前来,而友人的佳句能为这美景增添更多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付阿山诵

十亩荒田不自耕,半空楼观几时成?

人因遇困方言命,我为求奇反丧名。

此去要知灯是火,向来空指雁为羹。

新诗铭在山童口,百过高歌告乃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人官浙西

江海十年几战酣,劫灰飞尽到耕蚕。

乱翻文物想犹在,彫弊徵科恐未堪。

眼底兴亡即今古,胸中形胜欠东南。

因君渐有扁舟兴,伫待清风洗瘴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蔷薇

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

花开日月长,朝暮阅两国。

形式: 五言绝句

绝句

溪童出门望,鸥鹭满空下。

江水淡无情,尽是忘机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