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士兵守卫着绘有图案的戟,休息室中弥漫着清雅的香气。
海边风雨来临,池阁之中显得清凉宜人。
病痛接近消除,尊贵的客人再次充满厅堂。
我为自己居住的地方过于奢华而感到惭愧,未曾看到百姓安康。
理解了是非的放下,性情通达,忘记了外在的形迹。
鲜美的肉类属于时令禁止的食物,有幸能品尝到蔬菜水果。
低头喝下一杯酒,抬头聆听美妙的诗篇。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心想要像风一样翱翔。
吴中地区富饶于文化和历史,才子佳人如今如海洋般众多。
现在才知道这地方不仅是财富之地,更是文化之邦。

注释

兵卫:守卫的士兵。
森画戟:排列密集、装饰华丽的戟,古代兵器。
宴寝:休息或宴客的场所。
凝清香:凝聚的清香,指环境优雅。
烦疴:病痛。
嘉宾:尊贵的客人。
居处崇:住处高大豪华。
斯民康:百姓的安康。
理会:理解,明白。
形迹忘:忘记了表面的形式和礼节。
鲜肥:鲜美的肉食。
属时禁:属于当时的禁食。
蔬果:蔬菜水果。
幸见尝:有幸能品尝。
俯饮:低头喝酒。
金玉章:比喻优美的诗文。
神欢:精神愉快。
凌风翔:乘风飞翔,比喻豪情壮志。
吴中:古地名,大致指今天的江苏南部。
盛文史:文化繁荣,历史深厚。
群彦:众多的才智之士。
汪洋:形容众多。
大藩地:重要的地域。
财赋疆:以财富和赋税著称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雨中的宴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即设定了一个安静雅致的环境,其中“兵卫”可能指的是守卫的士兵,“森画戟”则是他们手持的装饰性的武器,而“宴寝”则是室内的卧具或宴会的地方,表明诗人正处于一种休闲的状态中。这里的“凝清香”则可能指的是室内熏香,营造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氛围。

紧接着,“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诗人转而描绘了外部环境,这里“海上风雨至”给人的感觉是一场即将来临或已经到来的风雨,而“逍遥池阁凉”则是室内的清凉与安逸,形成了一种内外对比的美感。

诗人随后写道:“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这里“烦疴”可能指的是心中的烦恼或是身体上的疾病,“近消散”则表明这些不适即将过去,而“嘉宾复满堂”则是宴会的热闹景象,诗人因自己的住处豪华而感到惭愧,同时也关注到民众的安康。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诗人表达了自己处理世间是非、保持本性的态度,以及对食物享受的满足和珍惜。

最后两句“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则是诗人在宴会上畅饮、聆听美好音乐的快乐,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雨中宴集时的心境和情怀,是一篇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好诗。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郡斋感秋寄诸弟

首夏辞旧国,穷秋卧滁城。

方如昨日别,忽觉徂岁惊。

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

户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昔游郎署间,是月天气晴。

授衣还西郊,晓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倾。

簪组聊挂壁,焉知有世荣。

一旦居远郡,山川间音形。

大道庶无累,及兹念已盈。

形式: 古风

郡斋赠王卿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

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

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

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郡楼春燕

众乐杂军鞞,高楼邀上客。

思逐花光乱,赏馀山景夕。

为郡访彫瘵,守程难损益。

聊假一杯欢,暂忘终日迫。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重九登滁城楼忆前岁九日归沣上赴崔都水及诸弟宴集悽然怀旧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