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咏鵻堂怀旧

春入华堂,玉阶草色重重暗。

寒波一片映阑干,望处如银汉。风动花枝深浅。

忽思量、时光如箭。歌声撩乱。环佩叮当,繁华未断。

游赏池台,沧桑顷刻风云换。

中宵笳角恼人肠,泣向庭闱远。何处堪留顾盼。

更可怜、子规啼遍。满壁图书,一枝残蜡,几声长叹。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华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华堂内外的景色与情感。首句“春入华堂,玉阶草色重重暗”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略带幽暗的氛围,玉阶上的草色在春光的照耀下显得层次丰富,暗含着岁月流转的意味。

接着,“寒波一片映阑干,望处如银汉”两句,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银河倒映其中,既展现了水面上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如银河般广阔深远。

“风动花枝深浅”一句,通过微风轻拂花枝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忽思量、时光如箭”,诗人突然间对时间的流逝产生了感慨,时光如同离弦之箭,飞逝而过,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无奈与感伤。

“歌声撩乱。环佩叮当,繁华未断”几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华堂内的热闹与繁华,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丝丝的忧愁与哀思,歌声与环佩声交织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游赏池台,沧桑顷刻风云换”则将视角拉回现实,描绘了池台间的游赏场景,然而,这美好的瞬间却在转瞬之间被历史的风云所改变,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中宵笳角恼人肠,泣向庭闱远”两句,夜深人静之时,笳角之声令人心绪难平,诗人对着远方的家哭泣,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何处堪留顾盼。更可怜、子规啼遍。满壁图书,一枝残蜡,几声长叹”四句,诗人感叹于找不到可以寄托情感的地方,子规鸟的啼鸣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满壁的图书与一枝残蜡,象征着知识与时光的流逝,几声长叹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旧之作。

收录诗词(57)

商景兰(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妻。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著有《锦囊集》(旧名《香奁集》),收诗六十七首、词九十四首、补遗诗三首、遗文一篇。陈维崧《妇人集》评曰:“会稽商夫人,以名德重一时......故玉树金闺,无不能咏,当世题目贤媛以夫人为冠。” 《幼学琼林》女子篇:“伯商仲商,时称越秀;德蓉德蕙,辉映祁家。”

  • 字:媚生
  • 籍贯:会稽(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605~1676

相关古诗词

捣练子.留别

人去也,情难舍。花枝吹散风潇洒。

霜天宿鸟静无声,流苏锦帐含愁下。

形式: 词牌: 捣练子

惜余春慢.题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

芬佩搴兰,铢衣散锦,到眼墨云交绚。

飘灯珠箔,伫月晶帘,销得燕愁莺惋。

不信人天感多,捣麝犹香,拗莲难断。

恁风流也称,玉台新序,衍波传遍。

京国事,井华朝汲,秋水宵吟,法曲红箫亲按。

去年元夜,佳节重阳,南宋倩魂还见。

艳绝珊株网闿,百衲补琴,九华裁扇。

听瑶空、笙鹤风高,花外绮霞吹满。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踏莎行.哭桂儿

冷冷清清,参横月落。梦魂颠倒人如醉。

可怜小婢正酣眠,模糊犹认儿安睡。

重剔残灯,几番憔悴。漏声滴向心头碎。

霜冷露白不知寒,和它蜡炬垂双泪。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满江红.和曹顾庵年伯

秋近江南,荷香处、绿波烟涨。

消永昼、一觞一咏,葛巾无恙。

文宴不须陈玳瑁,淋漓醉墨瑶笺上。

鲙松陵、新钓四腮鲈,渔家饷。小鼎中,轻云漾。

险韵句,频频唱。也胜它黄公垆畔,共酌村酿。

细雨曾催杜老诗,花开不待三郎杖。

看群贤满座似神仙,兰亭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