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琼台胡宗周进士荣归》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以赞美与祝福胡宗周进士荣归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胡宗周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首句“好事天地间,所得谁最多”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提出问题:在广袤的天地间,谁能够获得最多的善行与成就?接下来,“栽培有定理,造化谅匪他”则揭示了答案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通过自身的努力与修养,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接着,诗人以“君如荆山玉,温栗加砻磨”为喻,将胡宗周比作荆山之玉,经过岁月的磨砺与修养,其内在的品质与才华得以充分展现。此处不仅赞扬了胡宗周的个人修为,也暗示了其学术与道德的双重成就。
“未论二酉空,经史精爬罗”进一步强调了胡宗周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积累,而是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诗人用“操履中规矩,文思加悬河”形容其行为举止合乎礼法,思维敏捷如瀑布倾泻,形象地展示了胡宗周的德才兼备。
“天禄需英贤,发阶崇甲科”表达了对胡宗周才能的肯定,认为国家需要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并期待他在仕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最后,“兹当昼锦还,浩浩承恩波”描绘了胡宗周荣归故里的场景,满载荣耀与恩泽,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祝贺。
“高堂奉卮酒,欢洽童颜酡”写出了家人与乡亲的热烈欢迎,场面温馨而欢乐。诗人通过“从容效莱舞,怡悦屡笑嗟”描绘了胡宗周在家乡受到的热烈欢迎与内心的喜悦,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社会影响力。
“百里今破荒,方驾唐子过”则赞扬了胡宗周在地方治理上的功绩,将他与历史上的名臣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卓越贡献。
最后,“作诗追赠言,敢谓继东坡”表达了诗人对胡宗周的敬仰之情,希望自己的赠诗能够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相媲美,以此表达对胡宗周的崇高评价与深切祝福。
综上所述,《送琼台胡宗周进士荣归》不仅赞美了胡宗周的才华与品德,也表达了对他的敬意与祝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