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合皆天意,盈虚几月华。
家才办藜苋,吾亦逐芦葭。
忧世还当路,论兵有故家。
深深看踵息,阴火养黄芽。
这首诗以"离合皆天意,盈虚几月华"开篇,寓言人生的聚散无常和自然的盈亏法则,展现出一种顺应天命的哲理态度。"家才办藜苋,吾亦逐芦葭"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即使生活清贫,也能像芦苇般坚韧自适。
"忧世还当路,论兵有故家"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关心世事,且有着深厚的军事学识。"深深看踵息,阴火养黄芽"则借用了道教修炼的隐喻,暗指诗人深思熟虑,通过内心的修养来提升自我,培育精神上的"黄芽",即道家所说的真我或灵性。
整体来看,陈傅良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观和对社会的关注,同时融入了个人的修心体验,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歌。
不详
穷巷萧然一亩宫,劳劳漫刺倩谁通。
空翻故纸头垂白,晚对清标面发红。
诸老飘零亡几在,百年放佚不胜穷。
拟将旧学相从问,何独诗坛欲让东。
朋游同一辈,伯季自相师。
薄宦俄衰暮,清欢仅暇时。
我怀青冢曲,子念紫荆诗。
但得无忧患,幽栖岂不宜。
落南添得黑髭归,归与相忘草木知。
岳麓沈沈秋柝静,湘波穆穆夜帆迟。
人间公论今何在,柱下家声此不疑。
但欲公年如卫武,为留淇澳变风诗。
白发从夫志,青刍为客谋。
送车今几两,乐土有斯丘。
犹子声名甚,他时雨露秋。
摩挲看石刻,嗟惜到松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