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茂陵烟树碧萧疏,白首生还志不渝。
面目依稀犹似昔,节旄零落巳无馀。
归期不待羝生乳,远信真成雁寄书。
颇有幽怀忘未得,梦魂时或到穹庐。
这首诗描绘了苏武归朝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深沉的情感。首句“茂陵烟树碧萧疏”,以茂陵的烟树起笔,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背景,暗示着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沉淀。接着,“白首生还志不渝”一句,直接点出了苏武历经沧桑,最终得以归国,其坚定的意志令人敬佩。
“面目依稀犹似昔,节旄零落已无余”两句,通过对比苏武归乡前后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岁月的无情与英雄的坚韧。苏武虽年老体衰,但那份曾经的英勇与坚持依然在心中熠熠生辉。
“归期不待羝生乳,远信真成雁寄书”则展现了苏武归途中的艰难与孤独,以及他与外界的联系。羝乳未生,意味着归期未定,而远方的书信,如同大雁传递的消息,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颇有幽怀忘未得,梦魂时或到穹庐”表达了苏武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的回忆。即使身在异域,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那片养育了他的土地,这份情感穿越时空,直达家乡的穹庐之上。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归朝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忠诚、坚韧和家国情怀的深刻追求与传承。
不详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五岭中间数仞亭,海云山月总关情。
三千稷下诸姜客,十万胸中小范兵。
谈笑巳看功业就,指麾能使鬼神惊。
先忧后乐平生志,须仗忠贞答圣明。
塞雁乘春又北飞,越人何事未南归。
十年馆阁虚糜禄,三月庭闱阻换衣。
树背时时劳夕梦,草心寸寸恋春晖。
几回喜惧交并处,屈指亲年近古稀。
百计思归未得归,梦魂夜夜到庭闱。
愁心苦似丸和胆,泪点多如线在衣。
爱日每怜驹易过,临风却羡雁能飞。
朝来闻报高凉捷,万一归程或可几。
才捧纶音出禁闱,潢池赤子遽来归。
安边自谓无遗策,平地谁知有伏机。
送客江亭休赠策,逢僧野寺谩留衣。
从来六月鹍鹏息,不久乘风又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