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八首(其七)

天街箫鼓厌繁华,静访湖山释子家。

珍玩图书尤绚眼,选僧堂里万莲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京城的热闹箫鼓让我感到厌倦,我静静地去探访湖光山色中的僧人之家。
那里满是珍贵的收藏和书籍,特别吸引眼球,特别是选僧堂里,如同万朵莲花盛开。

注释

天街:京城的街道。
箫鼓:音乐和庆祝活动。
繁华:热闹、繁华景象。
湖山:自然山水。
释子:出家人,指僧人。
珍玩:珍贵的收藏品。
图书:书籍。
绚眼:耀眼、引人注目。
选僧堂:僧侣修行或集会的地方。
万莲华:比喻众多的书籍或繁花似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都市繁华感到厌倦后,选择在元宵节之夜前往湖山深处的一位僧人住所,寻求宁静与清雅。"天街箫鼓厌繁华"一句,通过热闹的箫鼓声反衬出诗人对喧嚣生活的疏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静访湖山释子家"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和目的,"释子"指僧人,暗示了对佛教文化的亲近。

"珍玩图书尤绚眼",诗人被僧舍中的珍贵藏书和精美的装饰所吸引,这不仅展示了僧人生活的雅致,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最后,"选僧堂里万莲华"以莲花比喻僧堂内的众多僧人,犹如万朵莲花盛开,既形象地描绘了僧众的清净形象,又寓含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夕之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性精神与自然追求的交融。

收录诗词(9)

陈世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临川人。陈郁子。随父入宫禁,充东宫讲堂说书,兼两宫撰述。后任皇城司检法。为贾似道所忌,遂归。入元不仕。有《随隐漫录》

  • 字:伯仁
  • 号:随隐
  • 籍贯:宋抚州崇仁
  • 生卒年:1245—1309

相关古诗词

元夕八首(其六)

女童清乐玉琮琤,一道群丝缓合笙。

更看苏家坊傀儡,软风娇送杵歌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元夕八首(其五)

买市今宵看帅臣,九衢车马隘香尘。

欢呼百姓同沾惠,无限搀行卖卜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元夕八首(其四)

麝圆䭔拍澄沙团,馉饳糖霜乳橘盘。

蕉叶柿花宜利少,叫声浑杂市声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元夕八首(其三)

风飘蹀躞步摇轻,相唤相呼去看灯。

笑整玉梅藏素手,香肩三角卸吴绫。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