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的作品,以写真画中的禅师和化主为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禅境,表达了对修行者超然物外、融于宇宙的赞美。首句“烟苍苍兮白鸟飞,水茫茫兮金鳞嬉”运用叠词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烟雾缭绕中白鸟翱翔,水面波光粼粼,鱼儿戏水,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接着,“空杳杳兮智不知,觉冥冥兮性所宜”强调了禅者的内心世界,智慧深邃难以言表,他们的觉知顺应本性,自然而然。诗人进一步阐述禅者的包容万象,超越三维空间,体现出他们广阔的心灵境界。
“发挥元自我,点化更由谁”表达出禅者通过自身修行,实现自我提升和转化,无需外在引导,一切皆由内在本性完成。接下来的诗句“方之则矩,圆之则规”,比喻禅者的智慧和行为准则如同规矩,既守正又灵活。
最后,“兀兀腾腾,憨憨痴痴,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描绘出禅者看似平凡甚至有些笨拙的形象,实则是他们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状态,这种憨态可掬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刻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画为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赞美了禅者的内在智慧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