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书怀

一岁中分气序平,夫何犹有感秋情。

已饶健鹘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树声。

桐叶渐愁经雨坠,桂枝还喜得风生。

夜凉频惬山居兴,天澹银河彻晓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一岁中分气序平”,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与夏天之间的一段平和过渡期。接着,“夫何犹有感秋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微妙情感反应,即使在平和的过渡期,仍能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情绪。

“已饶健鹘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树声。”这两句通过对比健壮的鹘鸟在天空自由翱翔与寒蝉在树梢哀鸣,展现了秋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前者是生机勃勃的象征,后者则是即将凋零的预兆。

“桐叶渐愁经雨坠,桂枝还喜得风生。”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桐叶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愁苦,而桂树枝条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欢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夜凉频惬山居兴,天澹银河彻晓清。”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清澈夜空的赞美。夜凉时分,诗人享受着山居的乐趣,银河在晨曦中依然明亮,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富含哲思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王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下江流金雁水,亭中人弄玉弦琴。

形式: 押[侵]韵

三高僧诗.霅之昼能清秀

昼公文章清复秀,天与其能不可斗。

僧攻文什自古有,出拔须尊昼为首。

造化虽移神不迁,昼公作诗心亦然。

上跨骚雅下沈宋,俊思纵横道自全。

禅伯修文岂徒尔,诱引人心通佛理。

搢绅先生鲁公辈,早蹑清游慕方外。

斯人已殁斯言在,护法当应垂万代。

形式: 古风

三高僧诗.越之彻如冰雪

彻公之清若冰雪,高僧天资与人别。

三十能诗名已出,名在诗流心在律。

不殊惠远殊惠休,皎然未合谁与俦。

白云萧散何定止,忽入关中访包李。

孤清难立众所沮,到底无辜中非语。

木秀于林风必摧,彻公怀德成祸胎。

古人已往不复叹,为尔为诗遗后来。

形式: 古风

三高僧诗.杭之标摩云霄

标师之高摩云霄,在德岂在于泬寥。

一庵岭底寄幽独,抗迹萧然不入俗。

有时虚陟层崖眺,不闻其语闻清啸。

当时陆羽事幽讨,曾入青云预闻道。

取雨救旱驱神龙,此与人间事岂同。

冥机感异心之苗,此公所以称道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