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学堂

天人异所禀,事物皆生知。

强名仙学堂,此语将谁欺。

我欲借隙地,虚檐敞茅茨。

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人的天赋各不相同,万物的知识自然具备。
勉强称作仙人的学堂,这话又能欺骗谁呢?
我想要借一块空地,建造简陋的房屋。
大声朗读珍贵的经文,尽力探索深奥的哲理。

注释

天人:指天性或天赋。
异所禀:各自不同的天赋。
事物:万物。
皆:都。
生知:天生就有的知识。
强名:勉强称为。
仙学堂:超凡的学堂(这里可能指的是修道或学习高深学问的地方)。
欺:欺骗。
借隙地:找一块空地。
虚檐:简陋的屋檐。
敞茅茨:敞开的茅草屋。
琅琅:形容读书声清脆。
诵玉章:朗读珍贵的经文或文章。
勉力:尽力。
探希夷:探索深奥难解的事物(希夷:玄妙、深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仲光的作品,名为《仙学堂》。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颇有深意,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先,“天人异所禀,事物皆生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天赋与自然智慧的认识,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不同以及万物之中自带的智慧。这里“异所禀”指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区别,而“生知”则是对事物本身就具有的知识和智能的肯定。

接着,“强名仙学堂,此语将谁欺”两句,诗人质疑了所谓的“仙学堂”,即人们追求仙道或高深学问时的动机。这里的“强名”意味着强行给予一个名字,而“此语将谁欺”则是在探讨这样的称呼是不是一种自欺欺人。

在接下来的两句“我欲借隙地,虚檐敞茅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隙地”指的是空闲之地,“虚檐敞茅茨”则描绘出一种简陋而宁静的居所。

最后,“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两句中,诗人通过“琅琅诵玉章”来表达对古典经典的尊崇和学习,而“勉力探希夷”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未知领域和深奥知识的探索与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李仲光对于生命、智慧以及学问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6)

李仲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仙蜕

昼夜本循环,天地均此理。

人生出入机,昼夜差可拟。

仙家学蝉蜕,脱然遗腐胔。

白骨尚珍藏,似未忘生死。

形式: 古风

赠弈棋蓝氏子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

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

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

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

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

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子落手四座惊。

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

推倒棋枰君莫怪,不向眼前论成败。

形式: 古风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鹊桥仙.寿赵帅

诗书元帅,风流人物,看取方瞳如漆。

铜驼陌上若相逢,当一笑、摩挲金狄。

相门事业,中书考第,未数汾阳功绩。

若将六十寿行年,才数得、百分之一。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