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呼谷的《归元祉游乡校诗》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诗中以"世人好结交,结交如麋麇"起笔,形象地比喻人们热衷于结交朋友,如同麋鹿聚集。然而,"君子重结交,结交比金银",暗示真正的友谊珍贵如金银,不会轻易因外界变动而消失。
诗人接着描述了自己和朋友们自幼相识,历经寒暑变迁,虽然生活条件有变,但友情始终如一,"寒暄十年外,居址尚比邻"。他们共同面对世事变迁,"岂无死与生,岂无富与贫",在困苦中相互扶持,"同忧处乱世,恭敬祈免身"。
诗人特别提到友人归子的转变,从被冤枉的平民到遇到侠义之士,得以改变命运,"归子性最纯,无故为冤民。幸逢奇侠士,今易儒者巾"。他享受在学府中的宁静,"采芹乐泮水,呼我酌更斟",并强调与这些知心朋友相处的真诚与省心,"欲酌向他人,他人未必真。不如二三子,习熟寡费神"。
最后,诗人以自然界的兰蕙与荆榛作比,表达自己的交友之道宽广,"交隘吾道广,未愿四海人",他更倾向于与少数知己深入交往,而非广结天下。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