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荆榻寺壁

接引禅关古道邻,一宵借榻亦前因。

钟声只和车前铎,钵水难清陌上尘。

题壁故人谁待我,视涂老仆苦催人。

云山如画人如织,未必空王不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黄荆榻寺的情景与内心感受。首联“接引禅关古道邻,一宵借榻亦前因”点明了寺庙的位置与诗人借宿的背景,暗示了此行并非偶然,而是有所预谋或宿缘。颔联“钟声只和车前铎,钵水难清陌上尘”运用对比手法,以钟声与车前铎的和谐,反衬出钵水难以洗净路上的尘埃,暗喻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纷扰难以调和。

颈联“题壁故人谁待我,视涂老仆苦催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间紧迫的感慨。诗人题字于壁,期待着某位故人的回应,而老仆的催促则体现了时间的紧迫感,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匆忙与无奈。

尾联“云山如画人如织,未必空王不怆神”以云山美景与人潮涌动的景象收尾,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间的热闹。然而,“未必空王不怆神”一句,又在赞美之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说即使是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象,内心仍可能感到某种哀愁或失落,或许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思,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时间、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汪孝廉双节母诗

五弦不同音,肃杀主商羽。

一弹伤我心,倾听泪如雨。

问其何能为是音,为其两弦同一心。

朝看离鸾暮别鹊,飞飞忽化双冤禽。

冤禽日衔南山石,深深海水填不得。

石兮不烂海不枯,那不长出红珊瑚,贡之玉堂天下无。

形式: 古风

客斋偶成

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一床故纸风声急,半榻虚尘日影暹。

水部穷乌空有赋,长沙野鸟不须占。

转窗渐及槐阴午,好整浮生付黑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宣城杂诗(其一)

兴阑罢飞酌,延眺北郭外。

谢公送客处,闲云捲冠盖。

水入西江流,山与淮南对。

聚散成古今,此意几人会。

日暮清吹来,天空响遥籁。

形式: 古风

宣城杂诗(其二)

古有陵阳子,乘龙入云峤。

安得百丈丝,续此碧溪钓。

溪水清若鉴,颓颜怯孤照。

药饵讵可干,躁进引心烧。

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得失皆等闲,束身任驰曜。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