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杂诗七首(其一)

笋舆晓出城南门,林间小雨时瑽琤。

瞥然苍翠落我眼,三峰天半相支撑。

近度平原远高岭,黄云风卷十万顷。

琪花瑶草吹异香,其中清绝非人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清晨从城南门出发,沿途经过林间细雨,感受到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诗中以“瞥然苍翠落我眼”描绘了眼前突然映入眼帘的青翠景色,接着“三峰天半相支撑”则展现了山峰耸立于云端之上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从平原到高岭的过渡,黄云被风吹卷,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景象。“琪花瑶草吹异香”一句,运用了神话般的词汇,形容山中生长着奇异的花草,散发出不同寻常的香气,暗示了这片土地的神秘与独特。“其中清绝非人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环境的赞叹,认为这里远离尘嚣,是一片超凡脱俗的净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茅山杂诗七首(其二)

山石荦确复荦确,入山径投元符宿。

仙都宋印已见收,圭符尚宝玲珑玉。

琼都琳馆今蒿莱,前朝经藏成飞灰。

巧石亭荒街夕照,濯龙池浅生苍苔。

形式: 古风

茅山杂诗七首(其三)

月华如水吹溶溶,开窗恰对大茅峰。

阴森石壁数千仞,遐举或与笙鹤逢。

少时意气洵无两,瞿唐剑阁频来往。

今兹投老归江乡,咫尺玄都心怯上。

形式: 古风

茅山杂诗七首(其四)

清磬一声崇福宫,老柏骨立显青葱。

赵碑戴记不可见,俗口竞说洪武龙。

山回路转深林薇,又到许公栖隐地。

景昭大师犹有灵,莓苔浓护贞元字。

形式: 古风

茅山杂诗七首(其五)

松风四面楼三层,木兰合抱丹井澄。

神仙高士两不闻,斯堂转以宰相称。

壁间旧榜慈云护,乾隆香会标名宇。

此是先皇全盛年,道人挥涕犹追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