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案头杂咏四首(其一)墨盂》描绘了一件精美的文房用品——墨盂。首句“不藉端溪石”暗示墨盂并非寻常石材所制,而是别具匠心;“壶中墨沈凝”则形容墨汁在墨盂中静止如漆,凝聚了文人的沉静与专注。
次句“铸铜圆肖月”描绘墨盂的形状,如同一轮圆满的月亮,线条流畅,富有诗意;“著絮薄如冰”则运用比喻,形容墨盂表面的光滑和质感,犹如冰雪般晶莹剔透。
“源自流三峡”进一步延伸墨的来源,暗示其品质优良,可能取材于长江三峡的优质水源;“香应贮一升”则通过香气来赞美墨的品质,虽未直接写墨香,却让人想象其芬芳四溢。
最后两句“笑他磨盾鼻,徙费手频仍”以调侃的口吻,批评那些磨墨过于繁琐的人,暗讽他们不懂得欣赏墨盂带来的便利和雅致,表达了诗人对墨盂这种文人雅器的喜爱和推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墨盂的细致描绘和寓意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