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道次邃庵先生山中吟韵

风叶萧萧点乱山,愁人到此一开颜。

云深日暮有柴关,稚子林间驱犊出,老翁涧底负冰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商州道途中的宁静与生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首句“风叶萧萧点乱山”,以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轻轻地点缀在群山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愁人到此一开颜”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情绪从初读时的沉郁转向愉悦,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是在这看似荒凉的山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云深日暮有柴关”,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云雾缭绕,山间小屋在云中若隐若现的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感觉。这里的“柴关”不仅指实际的木门,更象征着山中人家与外界的界限,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生活的一份自给自足与与世无争。

接下来的两句,“稚子林间驱犊出,老翁涧底负冰还”,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中人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在林间追逐牛羊,展现出童年的无忧无虑;而老翁在涧底背冰而归,则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依赖与利用,以及生活的艰辛与智慧。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也揭示了生存的不易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商州道途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09)

王云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铁山歌

晓离青泥岭,暮度仙人关。

上如曳壁蜗垂涎,下如窜莽雉束翰。

曾闻阴平与三峡,舟车往往为摧残。

入蜀大抵无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

悬崖峭壁扼深谷,枯松怪石生其间。

魂惊目眩人蚁附,手扪足缩成盘跚。

古塞白骨几千载,野翁指点嗟复叹。

金人既入和尚原,又报百万开铁山。

漫倚河池蜀门户,要知捍蔽须长安。

阴风忽自远壑起,随奔雨雪千万里。

行人半载衣裳单,还胜樵夫冻欲死。

须臾雪霁云亦无,片月当空去人咫。

赵抃元非宰相才,七度过此徒劳哉。

新法可罢即当罢,如何却待安石来。

中原都无用武地,益州一隅非上计。

木牛流马竟何功,道险英雄难用智。

吁嗟纷纷不足数,我独有怀怀杜甫。

携家冻饥白水峡,犹自清歌无所苦,眼底荣华视如土。

形式: 古风

毕郢原

我昔过北邙,春云暗夕阳。

今来渡渭水,黄叶秋风里。

洛阳骑走咸阳道,客头未白心欲老。

秦锢南山汉为墓,望里累累总烟雾。

文王庙古不锁门,驱车愁山毕郢原。

形式: 古风

西山

悬崖绿树阴,坐久昼萧森。

旧路皆尘迹,閒云系野心。

泉声鸣别涧,鸟影落平林。

欲汲龙潭水,攀罗上远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保定

南北此车马,江山几俊英。

蓬壶百花屿,风月两关城。

波净流天色,沙飞作雨声。

苍茫兵甲地,吊古有馀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