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弦一德(其三)

地上阳窒,客阴来胁。和为雨溢,地下阴密。

客阳来胁,散为风疾。雨从天降,风从地出。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阴阳对立与转化的哲学思想为线索,描绘了自然界中雨与风的生成与变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首句“地上阳窒,客阴来胁”,描述了地面的阳气被阻滞,阴气乘机侵入的情景。接着,“和为雨溢,地下阴密”表明在阴阳调和时,雨水充沛,地下阴气聚集。随后,“客阳来胁,散为风疾”则说明当外来的阳气侵扰时,会形成疾风。最后,“雨从天降,风从地出”总结了自然界的循环规律,雨水自上而下,风力自下而上,展现了天地间阴阳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中雨与风的生成与变化,蕴含了深刻的自然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33)

胡一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弦一德(其四)

飞鸟为阳,食也果粱。天阳气尝,走兽为阴。

食也刍粮,地阴气将。

形式: 四言诗

吴兴九里石塘即事

路出桑阴尽,澄湖野望赊。

菱歌依岸柳,舟影入芦花。

烟起迷村白,云移见日斜。

异乡风景在,羁客倍思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隐沦

白鹤山前住,居然一隐沦。

豆苗分别圃,槲叶护南邻。

荣启良多乐,原思不厌贫。

床头春酒熟,一醉月华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从固陵江氏访硕父于来氏塾中几不得路

南风吹暑拂墙花,一望葱菁麦陇斜。

江路有云连别岛,野田无路到山家。

徘徊欲问前途马,得宿惭非后至鸦。

相见不嫌谈夜半,翻嫌此日咏蒹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