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燕支桃已谢,而人面桃始开,更拈此

一枝寂寞窥金井。瘦减繁华影。几番泪雨涴胭脂。

不奈飘零已到、洗妆时。尹那相遇先偷匿。

独让呈春色。玉人屡被燕莺催。

只得凌红掩素、一起开。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易逝的感慨。词中“一枝寂寞窥金井”一句,将孤独的花朵比作窥视金井的寂寞之物,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春天中的孤单与静谧。接下来,“瘦减繁华影”则暗示了花朵经历了从繁盛到凋零的过程,其瘦弱的姿态仿佛是繁华不再的象征。

“几番泪雨涴胭脂”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雨水比喻为泪水,渲染了花朵在风雨中的凄凉与脆弱。“不奈飘零已到、洗妆时”,进一步强调了花朵面对自然规律无可避免的凋零,即使在最绚烂的时刻也无法逃脱最终的消逝。

下片“尹那相遇先偷匿”一句,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花朵与某个特定人物的隐秘故事,暗示了花朵与某人的特殊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因某种原因而暂时隐藏或保密。“独让呈春色”则表达了尽管遭遇种种困难,花朵仍独自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出一种坚韧与独立的精神。

“玉人屡被燕莺催”一句,将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进行对比,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被动。“只得凌红掩素、一起开”则表达了即使在有限的生命中,花朵也要尽力绽放,展现自己的美丽与价值,即便这美丽只是短暂的一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花朵的生长与凋零,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规律,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虽短暂却值得珍惜的态度。

收录诗词(37)

沈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河传.送春

催去。难住。声声杜宇。梨花春雪。

杏花春雨,毕竟春归何处。问春春不语。

可堪又是人离别。愁千结。唱罢阳光叠。恨匆匆。

泪溶溶。郎踪。屏山十二重。

形式: 词牌: 河传

高阳台.代家大人赠广陵九校书作

月傍层霄,露滋香畹,莲灯照到花关。

一片湘云,教人疑煞仙山。

回肠脉脉谁相似,黄河水、几曲银湾。

笑无端,转尽炉头,熟熟灵丹。

明珠穿破风流蚁,更起来为我,妙解连环。

谢女机丝,鸳鸯绣遍双翰。

黄花插到西风鬓,记重阳、会上追欢。

且盘桓,红袖围炉,共尔消寒。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浣溪沙

东风拂面酒初醒。会向珠帘掬玉筝。

绿云懒整怕轻盈。

流水不传箫底恨,落花空结梦中情。

教人无那月斜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春日

画楼夕照却难描。柳锁轻烟傍小桥。

隔窗燕语麝香消。

小院春深人寂寂,碧池花落水迢迢。

晓莺啼破惜芳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