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其二)

仙事茫茫不可知,箨龙空此见孙枝。

壶中若有闲天地,何苦归来问葛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仙人之事渺茫难寻,竹龙也只是见到它的子孙
如果壶中有悠闲的世界,何必辛苦回来询问葛陂

注释

仙事:指传说中的仙人的事迹或隐居生活。
茫茫:形容渺茫、难以捉摸。
不可知:无法了解或得知。
箨龙:古代神话中的竹精,象征长寿或仙道。
孙枝:后代,这里指竹子的新芽。
壶中:指仙境或想象中的理想世界。
闲天地:宁静、自由自在的空间。
何苦:何必,表示没有必要。
归来:返回。
葛陂:地名,传说中仙人葛洪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哲学思考。首先,“仙事茫茫不可知”,表达的是对神仙世界的无限向往与不解,这里的“茫茫”形容了一种深远而又模糊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追求和向往。紧接着,“箨龙空此见孙枝”,这里的“箨龙”通常指代佛教中的龙象,代表着神圣与力量,而“孙枝”则是指正觉院中的一处景物。这句诗通过对比,将现实世界(孙枝)与超自然界面(箨龙)的空灵对立,体现了诗人心向往之地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

第二句“壶中若有闲天地,何苦归来问葛陂”,则是王安石借用道家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壶中”暗指一个封闭而又宽广的空间,这里的“闲天地”意味着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人通过设想壶中世界,提出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独立于尘世之外、不受时空限制的领域,又何须返回现实世界去探询那些琐碎的人间纷争呢?这里的“问葛陂”则是指探讨世事,葛陂乃古代哲学家葛天氏的别称,常用以比喻高深莫测的道理。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超现实、世间与仙界之间的差异,展现了王安石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不仅反映出个人对于自我解脱的渴望,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超越。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其一)

北轩名字经平子,爱此吾能为赋诗。

山雨江风一披拂,箨龙还自有吟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永庆壁有雱遗墨数行

永庆招提墨数行,岁时风露每凄伤。

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钟未可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玉光亭

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齐安壁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