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

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

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

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

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

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诗中描绘了太守宴请宾客的场景,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点出宴会的高雅与嘉宾的非凡身份,暗示了主人的尊贵与宾客的不凡。接着,“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以六朝更迭的历史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颔联“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通过引用王粲和孔融的故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而孔融则是他的好友,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在此得到了体现。

颈联“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描绘了宴会上宾客们欣赏美景、享受清风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尾联“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通过描绘黄河的险峻与泰山日观峰的雄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壮志凌云的精神。

最后两联“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表达了对友人黄生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像楚地的才子一样老有所成,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预祝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顺利,如同赴汉宫一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友情的赞美,还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魏朴如孝廉省试时使君上计与偕

朝宗方岳入,问寝孝廉行。

经术俱高第,传家接大名。

云霄雄北上,事业壮南征。

奕世和戎策,江湖恋阙情。

一毛随凤集,合浦让珠明。

物色燕常满,人才楚至精。

千金图五马,片玉抵连城。

绩奏龚绳直,辞含乐镜清。

赐车郎署羡,夺锦士林荣。

计吏分忧下,文场得隽鸣。

召翁今乃父,丙相昔同声。

会使临轩日,风流动汉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再上少宰诵德述怀

弱冠登高第,词林拥重名。

两朝延侍从,空冀走诸生。

身自宫僚备,亲看国史行。

稍迁犹八座,加授即孤卿。

不尽兼曹美,长馀列署清。

文章关王气,儒术定家声。

羽翼冲天就,波澜赴海成。

见知同笔研,记忆控铨衡。

鸡肋才华薄,羊裘物色轻。

人应疑画饼,君但入调羹。

北斗如相照,南山亦至情。

少微虽冗宿,同向掖垣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天官殷少宰翟淑人挽歌

弱岁徵箕帚,童年托舅姑。

馀光东壁驻,慈色北堂敷。

裘褐云霄度,蘋蘩日月徂。

国香堪是梦,闺秀岂为刍。

零露晞金掌,清冰涸玉壶。

珠沈知旁斗,弦断忆将雏。

凤逝泥书暗,鸾销水镜孤。

绘帷含藻落,彤管带花枯。

作楫君能事,藏舟妾敢诬。

网虫遗挂在,罗雀外家无。

杂佩传凄响,残机激壮图。

乳糜疑自爱,琴瑟讶相扶。

两鹄云当复,三鱼兆已符。

客悲来白鹤,帝宠会青乌。

河汉深难越,天门近可呼。

精灵成婺彩,千古照皇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重送张阃使

将才君自有,儒术众谁如。

廷对诸生策,家传孺子书。

百蛮麾下出,两浙闽中居。

故事单醪在,流言二卵虚。

名应铜柱上,身是玉关馀。

拊髀方今日,君恩未可疏。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