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川岂无吏,大半风流仙。
独有王夫子,此心常凛然。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邹智所作的《三事堂(其二)慎》。诗中,诗人以“三川岂无吏,大半风流仙”起笔,暗示官场中并非没有才华出众之人,但他们大多追求风流逸趣,仿佛神仙般超脱。然而,诗人接下来特意点出“独有王夫子”,强调在这些人物中,有一位名叫王夫子的人与众不同,他的心灵保持着严肃和敬畏,不随波逐流,显示出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坚定的品格。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赞扬了王夫子的正直与坚守,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意味。
不详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三川岂无吏,万事成蹉跎。
独有王夫子,分阴不放过。
病客居穷海,今年是两年。
高堂当此夕,相对又潸然。
趋向杨遵道,超迁贾太中。
凝香清禁坐,不是学冲融。
积李崇桃树,鸣鸠乳燕时。
平生华夫子,直道岁寒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