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美人骑马

骏马娇仍稳,春风灞岸晴。

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

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

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骏马虽娇健依旧安稳,春风吹拂灞岸天气晴朗。
急忙中金镫显得短促,轻轻扶着美人上马。
束紧的帽子弄乱了发髻,翠绿的袖子在马鞭下更显明亮。
不知道从此离去后,哪里还能见到如此倾国倾城的佳人。

注释

骏马:指代健壮而珍贵的马。
娇:此处意为矫健。
稳:稳定,安全。
春风:春天的风,也象征着温暖和美好。
灞岸:地名,特指长安东郊的灞水岸边,常用于送别诗中。
促来:急忙中,迅速地。
金镫:马镫,用金属制成,这里形容马具的华贵。
短:此处形容时间紧迫或动作快速。
玉人:美丽的女子,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貌美。
帽束:用帽子束发。
云鬟:形容女子发髻卷曲如云。
乱:因戴帽而略显散乱。
鞭笼:挥动马鞭时手臂的动作,笼指包拢,这里有持握的意思。
翠袖:绿色的衣袖,古代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装束。
不知:不确定,不清楚。
从此去:从这里离开后。
何处:哪里。
更:再,更加。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绝伦,足以倾倒全城。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骑马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精妙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风采与马的英姿。首句“骏马娇仍稳”勾勒出马儿轻盈而坚定的步态,而“春风灞岸晴”则是背景描写,营造了一种温暖明媚的季节氛围。接下来的“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展示了女子在侍从的帮助下优雅地骑上马,金镫(马蹬)短小而精致,与“玉人”相呼应,突显出女子的高贵与柔美。"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则描写了女子头上的装饰和手中拿着的鞭子,给人一种飘逸而不失灵动之感。

最后两句“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奇与探寻的心态,是诗人对于这位骑马女子的崇拜与向往,也隐含了美能够吸引众人的力量,如同古代传说中美人倾国倾城的神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通过对女性骑马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

柔条嫩蕊轻?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

红能柔,绿能软,浓淡参差相宛转。

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剪。

白发使君思帝乡,驱妻领女游花傍。

持杯忆著曲江事,千花万叶垂宫墙。

复有同心初上第,日暮华筵移水际。

笙歌日日徵教坊,倾国名倡尽佳丽。

我曾此处同诸生,飞盂落盏纷纵横。

将欲得到上天路,刚向直道中行去。

一朝失势当如此,万事如灰壮心死。

谁知奏御数万言,翻割龟符四千里。

丈夫达则贤,穷则愚,胡为紫,胡为朱。

莫思身外穷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壶。

形式: 古风

姜宣弹小胡笳引歌

雷氏金徽琴,王君宝重轻千金。

三峡流中将得来,明窗拂席幽匣开。

朱弦宛转盘凤足,骤击数声风雨回。

哀笳慢指董家本,姜宣得之妙思忖。

汎徽胡雁咽萧萧,绕指辘轳圆衮衮。

吞恨含情乍轻激,故国关山心历历。

潺湲疑是舞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

流宫变徵渐幽咽,别鹤欲飞猿欲绝。

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

哀弦已罢春恨长,恨长何如怀我乡。

我乡安在长城窟,闻君肤奏心飘忽。

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形式: 古风

度世古玄歌

始青之下月与日,两半同升合为一。

大如弹丸甘如蜜,出彼玉堂入金室,子若得之慎勿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春二首(其一)

袅袅东风吹水国,金鸦影暖南山北。

蒲抽小剑割湘波,柳拂长眉舞春色。

白铜堤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

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