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日过茅山》由明代诗人薛素素所作,描绘了春天游览茅山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融合之美。
首联“参差台殿閟灵踪,句曲茅君次第逢”开篇即点出茅山的神秘与古老,参差错落的宫殿隐藏着灵异之气,句曲山中的茅君(道教神仙)依次相迎,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洞口鹤窥曾过客,日中人上最高峰”进一步描绘了山洞的幽静与高耸的山峰,洞口的仙鹤似乎在观察过往的访客,而正午时分,人们攀登至山峰之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颈联“华阳涧水桃千树,旧馆坛碑阙几重”则转向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华阳涧边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桃林千树盛开,一片生机盎然;古老的庙宇、坛台与碑石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几重的缺失与残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尾联“遥望金沙何处是,浮图千尺罩乌龙”以金沙与乌龙为意象,遥望远方,金沙滩在哪里?千尺高的佛塔笼罩着乌龙,既象征着对未知的探寻,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