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丹阳故孙处士山庄

戋戋束帛未沾恩,乔木丹阳是庆门。

人逐颓波无返势,朋来宿草有啼痕。

收书东老神仙识,食力南洲道义存。

甚欲留连亭上景,乳乌哀切易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逝故人的怀念与感慨。首联“戋戋束帛未沾恩,乔木丹阳是庆门”以简朴的束帛比喻对故人的纪念,乔木丹阳则象征着其故居的庄重与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颔联“人逐颓波无返势,朋来宿草有啼痕”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生如流水,难以逆流而上,同时朋友间的离别与哀伤也如同野草上的露珠,轻轻一触即逝,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离别的哀愁。

颈联“收书东老神仙识,食力南洲道义存”中,“收书”暗示了故人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东老神仙识”可能寓指故人与高人雅士的交往,而“食力南洲道义存”则强调了故人在道德与学问上的贡献,以及其精神价值的永存。尾联“甚欲留连亭上景,乳乌哀切易黄昏”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故人的山庄停留更久,享受宁静的景色,但被乳乌的哀鸣所打断,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和伤感,黄昏的到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寓意着生命的终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71)

吕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泰山次侍郎郑东园韵(其一)

人在山腰若蚁微,白云常傍短筇飞。

庙多祈报香烟合,春阻高寒草色稀。

地主只谈三岛事,天妃端拱五铢衣。

岂知客是瀛洲老,曾宠金莲向北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泰山次侍郎郑东园韵(其二)

侍郎乘兴自南畿,社老村童睹汉仪。

浴日早明云里观,灵风不满庙前旗。

古今诗句留鸿迹,来往游人似奕棋。

虽是亡秦多绝艺,披榛还觅李斯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官舍秋晚有感

雨过钟山挹晚凉,芭蕉承月翠流光。

十年江上雁来往,万事眼中人短长。

独在异乡偏嗜酒,老防多病每寻芳。

此卿敢道还清浊,兀坐如僧一炷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张定庵尚书致仕还云间

连章请老兹方遂,帝宠公归礼数优。

紫气度归周藏史,赤松为约汉留侯。

堂开昼锦非行夜,味美江鲈正及秋。

模范斯文归晚节,巍然砥柱见中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