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正憎风雨暗炊熟,朝日似为寒食晴。

树头树底作许好,举扬春事怜音声。

聊呼上坐行饱饭,著处小立惟青青。

更无花片近老眼,快遣鸧鹒来一鸣。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厌恶风雨中暗自煮熟饭菜,清晨的太阳似乎为了清明节而放晴。
树梢树下都充满生机,鸟儿欢叫庆祝春天的到来。
随意邀请席间宾客饱餐一顿,四处站立的树木青翠欲滴。
不再有花瓣飞舞入我老眼,只愿黄鹂鸟鸣叫一声带来欢快。

注释

正憎:特别讨厌。
风雨:风雨天气。
暗炊熟:在风雨中悄悄做饭。
朝日:早晨的太阳。
似为:仿佛是为了。
寒食晴:清明节的晴天。
树头树底:树梢树下。
作许好:如此美好。
举扬:庆祝。
春事:春天的事情。
怜音声:喜爱鸟鸣声。
聊呼:随便招呼。
上坐:尊贵的座位。
行饱饭:饱餐一顿。
著处:各处。
小立:站立。
惟青青:只有青翠。
更无:不再有。
花片:花瓣。
近老眼:飞入老眼。
快遣:赶快让。
鸧鹒:黄鹂鸟。
来一鸣:鸣叫一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风雨初歇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正憎风雨暗炊熟,朝日似为寒食晴。"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风雨过后的情景,天气转晴,但仍带有几分凉意,如同寒食节的冷清感觉。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树头树底作许好,举扬春事怜音声。"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生机勃发的赞美之词。树木在风雨之后更加葱郁,春天的声音充满了生机,这里的“怜”字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珍惜和感激。

"聊呼上坐行饱饭,著处小立惟青青。"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人间生活的场景,诗人邀请朋友一起享受简单的饮食,同时在自然中稍作停留,感受那份宁静和满足。

"更无花片近老眼,快遣鸧鹒来一鸣。"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哀叹,没有鲜花可赏,只能让鸟儿来此高声歌唱,以此慰藉自己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欣赏和珍惜。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曾公卷诵陈子南昭亭诗因次韵

君不见唐时画马曹将军,肯道江都也绝伦。

又不见即今陈郎论句法,头头未背少陵人。

往时屡费曾郎酒,作意浇泼昭亭春。

一丘一壑正著相,慎勿来唤天公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登太行

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

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

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

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

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

兀然流转躯,甘与君王老。

形式: 古风

携茶过智海

床头白羽已相亲,茗碗才尝正焙新。

透出老禅三昧眼,唤醒逋客二毛身。

坐闻考考赴堂鼓,起觅垂垂洗钵人。

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窥园

白露几时下,凉秋晚萧萧。

已辞尾涏涏,况复声咬咬。

捉麈坐清樾,扶藜经短桥。

云边有鸣雁,过去不可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