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感(其八)

牢落高阳旧酒徒,缶声悽绝唱乌乌。

极知王屋移非计,坐惜神丛借已枯。

老骥负车鸣折坂,饥鹰驱雀下平芜。

人间剥复关天运,醉看梅花九九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岁暮杂感》第八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人生衰老的感慨。首句“牢落高阳旧酒徒”描绘了诗人孤独落寞,怀念昔日与朋友共饮的时光;“缶声悽绝唱乌乌”则通过凄凉的击缶声和乌鸦的叫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极知王屋移非计”暗指政局动荡,诗人深知改变现状并非明智之举;“坐惜神丛借已枯”表达对人才凋零的惋惜,暗示国家栋梁之才寥寥无几。“老骥负车鸣折坂”以老马艰难拉车的形象,比喻自己年老力衰但仍承担重任;“饥鹰驱雀下平芜”则以鹰雀之对比,寓言权势者的无情驱使。

最后两句,“人间剥复关天运,醉看梅花九九图”,诗人感叹世事轮回,命数难违,只能借酒浇愁,醉眼中欣赏象征坚韧和希望的梅花图案,寄寓对未来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岁暮杂感(其九)

寒宵读史一灯深,眼底浮云变古今。

卒懦无狐篝楚火,士愚有狗斗秦金。

故应积气天难坠,何致清谈陆便沉。

上界不知人事苦,但闻开宴奏元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岁暮杂感(其十)

卜居何处是南村,说虎翻怜市语喧。

铜鼓嶂高山雪盛,红罗沙近海云昏。

太阴守岁愁兵气,故国逢春怆梦痕。

熳烂桃花过残腊,人閒无路访仙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家琼楼、晴溪过访,兼赠阳明碑刻寒支文集,即送归上杭(其一)

远道劳相访,承筐毕古仪。

残碑出新建,遗集得寒支。

勋业衰朝大,文章异代悲。

昔贤今不作,相对起遐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家琼楼、晴溪过访,兼赠阳明碑刻寒支文集,即送归上杭(其二)

好语吾宗彦,流移羡乐郊。

族从元宋聚,地扼粤闽交。

丁令成归鹤,周侯悔斩蛟。

琴岗最佳处,为我卜衡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