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好客又号菊庄为赋数语

人生自作计,北屋连南庄。

其间复何有,积粟埋屋梁。

敢村有退士,用意独异常。

种菊一万株,规作岁晚粮。

老农与老圃,工勤略相当。

春雨茁陈根,柔荑绿于秧。

剪翳披厥颖,叶盛在本昌。

啜之付茗碗,聊诳藜苋肠。

秋高饱风露,粲粲枝间黄。

使天而雨金,不可以为粮。

此赐何敢慢,再拜然后尝。

挼挲不劳咀,迸入牙颊香。

三咽下丹田,字之曰黄粱。

其情性具烈,毋以他馈伤。

为尔制颓龄,使尔寿而康。

彭泽有公田,秫种半顷强。

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凉。

奈何不少忍,决去惊鸿翔。

百匝绕东篱,采采不盈筐。

高吟发清饿,持此送一觞。

珠玉实其腹,千载有耿光。

子亦慕陶者,闭户歌慨慷。

但得三径存,何虑一庄荒。

老我饥不死,谁与辟谷方。

作诗聊以赠,一笑为发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以菊花为伴,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首句“人生自作计”,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他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规划生活。接着,“北屋连南庄”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环境,简朴而宁静。“积粟埋屋梁”则暗示了主人公对物质生活的淡泊,粮食仅够日常所需,并不追求奢华。

“敢村有退士,用意独异常”表明了主人公不同于常人的生活选择,他选择了退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接下来的“种菊一万株,规作岁晚粮”更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通过种植菊花,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也为自己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物质上的补充。

“春雨茁陈根,柔荑绿于秧”、“秋高饱风露,粲粲枝间黄”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以及主人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通过“剪翳披厥颖,叶盛在本昌”、“啜之付茗碗,聊诳藜苋肠”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享受。

“此赐何敢慢,再拜然后尝”、“挼挲不劳咀,迸入牙颊香”等句子表达了主人公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通过“三咽下丹田,字之曰黄粱”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最后,“彭泽有公田,秫种半顷强”、“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凉”等诗句引出了对古代隐士陶渊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奈何不少忍,决去惊鸿翔”、“百匝绕东篱,采采不盈筐”等句子则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隐居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乡曲诸名宿不鄙老朽移樽见过风谊甚古语笑甚欢辄借昌黎人日城南诗韵少见谢意

人生贵合并,造物忌嘲弄。

颇与同社阔,正坐两骭冻。

南城七日游,前事诸贤用。

但愁茅屋陋,不足置宾从。

此会岂偶然,岁月日时共。

四癸义可取,三壬老堪送。

况有蹇东阳,初不减潘葑。

渴吻久已燥,乐饮宜一纵。

笑谈更温克,容与非倥偬。

永言戢厚意,拜嘉敢不重。

形式: 古风

李千秋访数语代谢

昔有孟万年,脱帽狂不休。

今有李千秋,吟诗醉愈遒。

我久闻佳句,一面苦未酬。

殷勤忽过我,意气殊相投。

能道太白语,便可太白浮。

清论或抵掌,乌纱犹在头。

而我已颓然,颇有此乐不。

伟抱自卓荦,下国难淹留。

同来玉雪郎,外家乃名流。

好歌凤将雏,飞上丹极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宣和御画紫芥

荒园老蔓菁,空见根叶大。

苦硬螫人口,弃去何足赖。

穰穰来万蚁,微醒有馀嘬。

形式: 古风

岳君举用东阳法酿酒味颇蕴藉长儿携归偶得数语

昔屡饮东阳,往往错认水。

次公似少猛,汲生终戆耳。

知我野心性,雅不便软美。

契阔二十年,那复此风味。

饮酒真饮蜜,直欲呕心胃。

儿从南塘归,殷勤有佳遗。

公等久要在,相看犹故意。

曲江加蕴藉,郑公殊妩媚。

一见极倾倒,吻渴不能止。

正性固自存,遽莫测其际。

徐觉和以诤,虽劲还可喜。

酒固未易知,知酒亦非易。

酩酊何适从,不夷而不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