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唐天宝时的乐师贺老演奏雄风现在还在吗?当今的现实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新声改了又改。令人发怨的新声自然迫使传统的乐曲衰落了,凡俗的听众们只认识手乱胡拨,不值得什么弹奏。
断了弦,声音变了哪个懂得?只有七岁的蔡文姬知道断了哪根弦。假使有人弹出高级的辊雷的声调,当会激起开元遗老这辈音乐高师们的热泪纵横。

注释

定场:指贺老琴艺出众,镇得住场子。
贺老:贺怀智,唐开元时期著名乐工,擅弹琵琶。
新声改:改了的新声成为“俗耳”者乐声,较为低级。
怨声:令人烦怨的新声。
坐:自然,无故,渐渐。
旧声:传统而高雅的乐调。
阑:残,消失,衰落。
俗耳: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这里代指凡俗听众。
繁手:手指繁捻而累举如梳齿也,极言弹奏手很杂乱。
文姬:即蔡文姬汉末女诗人。
试教:假使人。
辊雷声:如炸雷般的声调。
应有:应当会激起。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 -741年)。
遗老:经历过旧时而留恋旧时的人。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定场贺老"为典故,表达了对传统音乐技艺变迁的感慨。"定场贺老今何在"开篇,询问昔日技艺高超的乐师贺老如今何处,暗示了对往昔艺术辉煌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度新声改",揭示了音乐风格的演变,新曲层出不穷。

"怨声坐使旧声阑",批评了新潮音乐可能带来的对传统曲目的冲击,使得人们只追求新奇而忽视了经典。"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进一步指出大众审美倾向于华丽繁复,却忽略了质朴深沉的技艺。

"断弦试问谁能晓",借断弦之喻,表达对失传技艺的惋惜。"七岁文姬小",提及的是蔡文姬七岁时就能辨识琴音的故事,以此强调早慧与技艺传承的重要性。最后,"试教弹作滚雷声",设想如果能重现激昂如雷的音乐,或许能唤醒那些对传统有深厚感情的人,"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预想那些怀念盛唐文化的前辈,听到这样的演奏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整首词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苏轼对于传统音乐艺术衰落的忧虑,以及对技艺传承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千秋岁.次韵少游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鹧鸪天.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

笑撚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

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

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

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