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乍别亲朋似久违,西风尘起染缁衣。
不须杜宇声声劝,如此江山胡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中的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首句"乍别亲朋似久违"表达了诗人与亲友短暂分离后的强烈感受,仿佛已经很久未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西风尘起染缁衣"则通过秋风扬起的尘埃,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沧桑,同时也暗指时光的流逝。
后两句"不须杜宇声声劝,如此江山胡不归"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杜宇"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悲凉的意象,此处的"杜宇声声劝"可能象征着故乡的呼唤或友人的劝归。然而,诗人坚决地说"不须劝",表达了他对当前江山景色的留恋,以及对回归故乡与否的深思熟虑。他似乎在问自己,面对这如画江山,为何还不选择归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草色青青没烧痕,山川满目酒盈樽。
只愁逋客回家日,先被春风紧闭门。
莫惜春衫污酒痕,欲将遗恨寄芳樽。
清明客里匆匆过,不记桃花笑倚门。
清江漠漠漾晴沙,门对青山买酒家。
樯外一声金弹子,流莺惊起落庭花。
柳色鹅黄蘸碧沙,隔溪遥指四娘家。
故园春事如今晚,可见东栏芍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