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示涉汝诗次韵

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

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

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

烟涵翠縠润,月照金波委。

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

向来趋热士,说似颡应泚。

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

如何有双脚,受垢不受洗。

异哉公殊嗜,记此两苦李。

诗成堕衡门,名字污纸尾。

明当蹑公迹,佳处不待指。

会逢白沙渚,我舍真可徙。

鸣驺傥重来,傍舫倾我耳。

形式: 古风

翻译

城南的天空倒映在水面,绿色的波浪摇曳了十里。
州官的心胸如云梦泽般宽广,他还记得这湖水的景象。
乘船出行,雨过天晴,秋天的景色在芦苇中显现。
烟雾笼罩着翠绿的水面,月光洒在金色的波纹上。
我知道您已无世俗之心,鸥鹭自在地停歇在岸边。
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听到这样的描述,恐怕会汗颜。
凡夫俗子难以理解您的高洁,自古以来,清高如同箭矢难投。
为何您有双脚,却能不受尘世污染?
真是奇特,您特别喜爱这样的景致,记下了这两棵苦李树。
诗作完成后,落在简陋的门庭,您的名字也沾染了墨香。
明天我将追随您的足迹,美景无需您指引。
期待在白沙洲相遇,那时我真想搬来您的居所。
如果驾车再来,希望能在船旁聆听您的教诲。

注释

天倒影:天空倒映在水面。
绿浪:绿色的波浪。
使君:州官或对官员的尊称。
云梦胸:形容胸怀宽广如云梦泽。
雨霁:雨后放晴。
葭苇:芦苇。
烟涵:烟雾笼罩。
翠縠:翠绿的波纹。
鸥鹭:水鸟,象征高洁。
热士:追求名利的人。
函矢:比喻清高难以接近。
双脚:指世俗生活。
苦李:可能暗指清苦的生活或景物。
衡门:简陋的门庭。
鸣驺:驾车的马匹。
舫:小船。
倾我耳:使我倾听。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城南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对友人涉汝诗的回应。首句“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水天相接、绿色波浪荡漾的画面,仿佛天地倒映在水中,意境开阔。接下来的“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赞美友人的胸襟如云梦泽般宽广,能将这美景铭记于心。

诗人乘舟而行,雨后秋色更显清新,“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写出雨后的宁静与芦苇丛中的秋意。随后的“烟涵翠縠润,月照金波委”进一步渲染了水面上的烟雾与月光,呈现出如画般的诗意。

诗人感叹友人超脱世俗,忘却机心,与鸥鹭为伴,“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表达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他以“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反讽世俗之人无法理解这种清雅之乐,暗示自己愿意追随友人足迹。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追寻友人的足迹,期待在白沙渚相遇,甚至愿意搬家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深深喜爱和向往。“鸣驺傥重来,傍舫倾我耳”则预示着期待友人再次来访,以便聆听更多的佳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才的钦佩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蒙示黄礀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彷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馀波,本来非俗物。

形式: 古风

蒙再示佳什不敢虚辱厚赐谨再用韵

先生明经今蔡义,念佛仍师大势至。

食菜不待周颙书,要断贪杀兼自卫。

颜回平生拾堕尘,蓼虫食蓼忘其辛。

先生种福我无祸,成佛定是同功人。

两诗见戒言甚苦,肯赋黄鸡啄秋黍。

从今但见懒残芋,不敢求尝鉴虚羜。

形式: 古风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韵再成一章非独助家弟称谢区区少褒之使进学焉亦师席善诱之意也

书如嘉殽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釐。

子不见刘协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形式: 古风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三)

竹际笙簧起,回听众籁微。

时陪物外赏,肯念日斜归。

草色违秋意,池光净客衣。

吟公清绝句,政尔不能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