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州十咏亭

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閒。

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

桓温罪逆休重问,谢傅英灵已不还。

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船椎鼓浪如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我四处游历,难得有片刻欢颜,姑孰溪边,偶然间找到一丝闲暇。
眼前的风景仿佛出自画中,古今人事皆如梦幻般虚幻。
桓温的罪行就不要再追问了,谢傅的英灵也无法再返回。
深深赞美李白,他超脱尘世纷扰,饮酒划船,击鼓弄潮,豪情如山。

注释

客游:远游。
暂开颜:偶尔露出笑容。
姑孰溪边:姑孰溪畔。
偶得閒:偶然得到闲暇。
风景:景色。
图画出:像画中一样。
梦魂间:梦境一般。
桓温罪逆:桓温的罪行。
休重问:不必再追究。
谢傅英灵:谢安的英灵。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指李白)。
世务:世俗事务。
酒船椎鼓:饮酒划船,击鼓助兴。
浪如山:波涛汹涌如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太平州十咏亭》。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番游历中的所见所感。

"客游无日暂开颜" 表示诗人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以放松心情,偶尔才会露出一丝笑容。"姑孰溪边偶得閒" 则是说诗人在姑孰溪畔偶然获得片刻的闲暇。

接下来的 "风景直疑图画出" 和 "古今都似梦魂间",通过对比现实风光与传统绘画,以及将古往今来的一切都视作如梦似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超然的感受和深刻的哲思。

"桓温罪逆休重问" 和 "谢傅英灵已不还" 则是提及历史人物桓温、谢安等,他们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但他们的英灵已经无法回返,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和无奈。

最后,"深美谪仙遗世务" 和 "酒船椎鼓浪如山",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沉醉于深邃美丽的情境中,以及借助酒船、椎鼓来消遣时光,以此表达了对世事的超脱与放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英雄辈出的深刻感慨,以及面对美好事物的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丙子冬至夜酒醒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辰出去逢人饮,沈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东岩精舍

像设彼何时,高僧白衲衣。

水寒吞日气,树老惯霜威。

幡影捎天近,钟声落谷微。

可怜成道易,无事即无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东湖

古郡城池已瞰江,重湖更在郡东方。

水仙坐下鱼鳞赤,龙女门前橘树香。

路绝尘埃非洒扫,地无风雨亦清凉。

使君待客多娱乐,只有醒时觉异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代书答陈次公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欢。

高谈不待傍人笑,立事须知自古难。

时见老颜来鉴里,已将生计托云端。

六鳌未可挥刀斫,肯便临溪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