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精舍

像设彼何时,高僧白衲衣。

水寒吞日气,树老惯霜威。

幡影捎天近,钟声落谷微。

可怜成道易,无事即无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像设彼何时,高僧白衲衣。水寒吞日气,树老惯霜威。"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某个时候穿着简单的白色袈裟,置身于自然之中。水面的寒冷仿佛能吸收太阳的热气,而岁月累积下的大树似乎已经习惯了严冬的霜冻。这不仅是对景象的描绘,更是对高僧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的赞美。

"幡影捎天近,钟声落谷微。" 这两句则通过幡帜随风飘扬接触天空和寺庙钟声回荡于山谷之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最后两句 "可怜成道易, 无事即无机。" 表达了诗人对达到高僧境界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内心的觉悟和修为,就很难有所触动和启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高僧超脱物欲、达到精神境界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东湖

古郡城池已瞰江,重湖更在郡东方。

水仙坐下鱼鳞赤,龙女门前橘树香。

路绝尘埃非洒扫,地无风雨亦清凉。

使君待客多娱乐,只有醒时觉异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代书答陈次公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欢。

高谈不待傍人笑,立事须知自古难。

时见老颜来鉴里,已将生计托云端。

六鳌未可挥刀斫,肯便临溪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关徐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

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

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

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阎判官

乡树江淮接,军筹岁月深。

从公虽尽力,当路少知音。

赋命休重问,离觞且满斟。

君言鹏与鴳,何者是飞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