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思兰亭

俨俨春服成,浮云澹微阴。

行随越山曲,修篁映疏林。

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

物变理乃常,于焉乐幽寻。

悠然斯亭上,契彼往哲心。

岂不感陈迹,志郁匪所任。

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

武夷参其前,伫立企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陈氏思兰亭》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

诗中开篇“俨俨春服成,浮云澹微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日里人们着装整齐,天空轻柔淡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行随越山曲,修篁映疏林”两句,描绘了人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两侧是高耸的竹林与稀疏的树林,画面富有层次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溪水湍急,惊动了游鱼;岩石上的花朵轻轻摇曳,似乎触动了飞翔的鸟儿。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物变理乃常,于焉乐幽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理解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在幽静之地寻求心灵慰藉的愉悦之情。

“悠然斯亭上,契彼往哲心”点明了诗人的位置与心境,他悠然自得地站在亭子之上,仿佛与古代智者的心灵相契,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向往。

“岂不感陈迹,志郁匪所任”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感慨,虽然内心充满思绪,却难以完全承载,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最后,“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以兰花的生长比喻自己的情感与创作,表示即使内心情感丰富,也会适时地通过弹琴来抒发,体现了诗人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的和谐统一。

“武夷参其前,伫立企遥岑”则以武夷山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峦的仰望与追求,象征着他对更高远境界的向往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自然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收录诗词(155)

贡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一)

天寒道路遥,岁晚风雨作。

虚名谅何为,矧此怀抱恶。

子行既云迈,离居愧余索。

物盛固有时,空山正凋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二)

江湖起秋风,眯目尘黯暵。

挂席飞云颠,行子归意满。

蹇予如病鹤,欲往翅常短。

怅望不能休,城高暮山远。

形式: 古风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三)

停车子踟蹰,把袂我夷犹。

念此离别难,况乃交契绸。

雨霁白云飞,日斜江树浮。

望极意逾远,愁多身更留。

岂无负郭田,何苦事远游。

归来亦从人,商歌激高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四)

白云一觞酒,离思沧溟间。

子行勿复居,念我何当还。

杳杳飞鸿书,瑟瑟清镜颜。

潜机不私贷,岁月忽已阑。

赠之云锦章,譬彼苍玉环。

何以解尘缨,幽泉弄潺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