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思风雨夕,忽漫十年过。
曾否狂如旧,将无鬓已皤。
君才岂濩落,吾意亦烟萝。
出处谁能识,悲哉两地歌。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杨思圣所作,题为《寄申凫盟》。诗中表达了诗人夜晚愁绪满怀,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已经过去十年。他自问是否还是往昔的狂放不羁,担忧岁月已使自己两鬓斑白。诗人对友人的才华深感认同,认为其不应被埋没,而自己的心意也如同寄身于山林的藤蔓,默默无闻。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的际遇难以预料,只能在两地唱和中表达悲凉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不详
意外劳相访,秋风人正闲。
喜深无一语,惊定始开颜。
款款悲霜鬓,迟迟话故山。
长安非昔日,莫畏鹤书还。
不堪今夕会,重忆乱离初。
人老干戈里,交存生死余。
山川几命驾,涕泪共裁书。
十载还耕约,相看愧鬓疏。
望极燕山暮,相逢感泣多。
人间遗玉碗,故物指铜驼。
恨血千年碧,龙池永夜波。
雄图今已矣,尚有酒徒过。
秋城余返照,霜色淡遥峰。
落叶空斋掩,萧条闻暮钟。
客情随宦减,生事逐年慵。
兀坐迟今夕,怀人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