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古老的象石,置于江边,历经岁月变迁。诗人以“老石”开篇,点明了石之古老,继而通过“阅岁华”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石的见证者角色。接下来,“蜿蜒龙吸水,突兀象蹲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象石比作蜿蜒的龙和蹲坐的象,既描绘了其形态之美,也赋予了它生命感,仿佛它与自然界的水、沙有着某种神秘的互动。
“地轴资神禹,天工付女娲”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象石的神话色彩,将它与古代传说中的大禹和女娲联系起来,暗示了这块石头可能承载着某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或故事。最后,“归来银汉客,好与共空槎”表达了诗人对这块象石的向往之情,希望像那些穿越银河的旅人一样,能与之共同经历一段超越现实的旅程,隐含着对自然美和历史遗迹的深深敬仰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象石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和浪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