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夏存良员外

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

功名与词翰,夙夜心靡他。

朝士纷如云,入眼苦不多。

谦谦义兴尹,誓言为蔺颇。

南宫新陟阶,东广已违和。

十年腹中书,埋没荒山阿。

孤儿托世父,寡妻依病姑。

颛臾未足忧,萧墙起风波。

区区蜗角上,白石寻干戈。

遂令萱荆诗,翻成长恨歌。

质成遇匪人,哀哉泪滂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夏存良的员外在仕途上的起伏与个人命运的悲惨。开篇“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赞颂了夏存良年轻时的才华横溢,以及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卓越表现。接着,“功名与词翰,夙夜心靡他”表达了他对功名与文学的执着追求。

然而,好景不长,诗中描述了官场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微妙:“朝士纷如云,入眼苦不多”,暗示了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随后,诗人通过“谦谦义兴尹,誓言为蔺颇”这一对比,赞扬了夏存良的谦逊与忠诚,将其比作战国时期的勇士蔺颇。

接下来的几句“南宫新陟阶,东广已违和”、“十年腹中书,埋没荒山阿”则反映了夏存良在政治生涯中的升迁与挫折,以及他多年积累的知识最终被遗忘的无奈。诗人通过“孤儿托世父,寡妻依病姑”描绘了夏存良家庭生活的困苦,进一步凸显了他的不幸遭遇。

“颛臾未足忧,萧墙起风波”暗示了外部威胁虽小,但内部矛盾却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最后,“区区蜗角上,白石寻干戈”、“遂令萱荆诗,翻成长恨歌”、“质成遇匪人,哀哉泪滂沱”则表达了诗人对夏存良命运的同情与哀叹,以及对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夏存良在官场与家庭生活中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其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巨大反差,充满了对人性、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陈处士夫妇同日逝

出世不同年,谢世却同日。

同心结生前,同归在兹夕。

不作枝连理,定作鸟比翼。

异彼中道者,去化山上石。

纪载良可书,相期永无逸。

形式: 古风

挽范苇斋

苇斋奇男子,可望不可羁。

平生负孝义,断断无乖离。

壮年事文艺,出入黄金闺。

供奉三十载,屡将荣遇辞。

建安最许可,东里尤相知。

萧然一儒冠,朝野瞻容仪。

直道老弥坚,清节贫弗移。

皓皓方寸地,殷勤付佳儿。

念兹不可作,泪洒坟前碑。

形式: 古风

云林卷

身在云林下,心在云林外。

林深白云冷,荷衣不堪赖。

牛羊满田野,风露夜未艾。

清境固朝夕,幽怀岂能泰。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送范义庄北上

北风吹高林,众树枝皆鸣。

严霜遍郊野,宿草已雕零。

寒气日夕烈,水泽成坚冰。

迢迢彭城驿,舟胶不能行。

登车走旷远,轮转烟尘生。

后山忽相送,前山又来迎。

问程借宵炊,听鸡候晨兴。

绵袍勿嫌厚,村酤宜自倾。

壮游岂不欢,况复观光荣。

但念夙昔好,岁晚难为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