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綵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紫色的梅子刚刚挂满枝头,黄鸟的歌声还有些嘶哑。
是谁家的女子折了杨柳,仿佛在急切地抓住春天的尾巴。
她爱对着水面梳妆,又害羞地在花丛中站立。
怕香气被风吹散,担心衣裳被露水打湿。
在青石门内的闺房中,日落时分香车缓缓驶入。
游玩归来更加深了思念之情,含泪倚向彩色的帷帐。
想念你常常进入我的梦境,晚上归来更让我对你产生疑惑。
我还不如那红色屋檐下的燕子,能在绿草地上双宿双飞。

注释

紫梅:指紫色的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黄鸟:一种鸟类,其叫声标志着春天的来临。
折杨女:折取杨柳枝条的女子,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情景。
游衍:游乐,嬉戏。
綵帷:彩色的帷帐,这里指女子的闺房。
红檐燕:红色屋檐下的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和谐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相思之情。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一句,讲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刚刚开放,而黄莺的歌声还带着些许粗糙,这是对早春景色的生动刻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某种无法企及的情感。这里的“折杨女”指的是采撷柳枝的女子,她们似乎与春天的美好相得益彰,而诗人的情感却像是追逐着春天的脚步,总是感到不足。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一句,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尊重。这里的“爱水”指的是女子喜爱在水边梳妆,而“羞人”则是因为害羞而站在花丛中,这些细节丰富了整体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则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小景。香气因风而散逸,而衣服因露水的沾湿而生出忧愁,这些都是对早春微妙气氛的捕捉。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一句,通过对空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优雅的氛围。这里的“玉闺”、“青门”都带有一种贵族或高士的生活背景,而“日落香车入”则是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更添了一份寂寞。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綵帷"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游衍”是指游移不定的心思,“含啼”则是因为心中的忧伤而欲言又止。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所思之人的深沉怀念。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相思,每当夜深或是归家之际,这份思念都会更加浓烈。

最后的“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则是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这里的“红檐燕”指的是屋檐下的燕子,而“双栖绿草时”则是指鸟儿在绿色的草丛中安家。这两种景象都是自然界生命力的展现,而诗人的相思之情,似乎连这些生灵的喜悦都无法企及。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深切相思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寂寞的艺术氛围。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早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羽林骑闺人

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

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

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

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

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形式: 古风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