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罢寺门独立有感

一邑无平土,邦人例得穷。

凄凉远嫁妇,憔悴独醒翁。

今古阑干外,悲欢酒盏中。

三巴不摇落,搔首对丹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全城没有平坦的土地,居民们常常陷入困苦。
可怜远嫁的女子,孤独憔悴的老翁。
古今的悲欢离合都在栏杆外展现,人生的酸甜苦辣尽在酒杯中流淌。
即使在三巴之地(古代地区名,今四川重庆一带)树叶也不凋零,我独自抓头望着红枫出神。

注释

一邑:全城。
无平土:没有平坦的土地。
例:常常。
得:陷入。
穷:困苦。
凄凉:可怜。
远嫁妇:远嫁的女子。
憔悴:孤独、憔悴。
独醒翁:孤独的老翁。
今古:古今。
阑干:栏杆。
悲欢:悲欢离合。
酒盏:酒杯。
三巴:三巴之地。
不摇落:树叶不凋零。
搔首:抓头。
丹枫:红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画面。首句“一邑无平土”揭示了当地环境的恶劣,似乎地势崎岖,人们生活困苦。次句“邦人例得穷”则表达了普遍的贫穷状态,仿佛这是当地人无法逃脱的命运。

接下来,诗人聚焦于两个典型人物:远嫁他乡的女子,其“凄凉”形象体现了离别之苦和异地生活的艰难;以及孤独的“独醒翁”,他的“憔悴”显示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两人的命运在“悲欢酒盏中”得以短暂的慰藉,但又暗示着生活的无常和苦涩。

最后两句“三巴不摇落,搔首对丹枫”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以“三巴”之地的落叶象征世事变迁,而“丹枫”则寓意红尘沧桑。诗人独自站在寺门外,面对满目秋色,内心充满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特定情境下的个体命运,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饮酒

我酒本小户,痛饮乃有时。

意气不相值,终日持空卮。

醉或能斋庄,不醉或狂逸。

乃知老子狂,非自曲糵出。

今日雪始晴,行歌官道傍。

超然醒醉间,非庄亦非狂。

形式: 古风

饮酒

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

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

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

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曲生。

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

一日不见令人愁,昼夜共处终无尤。

世言有毒在曲糵,腐胁穿肠凝血脉。

人生适意即为之,醉死愁生君自择。

形式: 古风

饮酒

六十四民安在哉,千八百国俱烟埃。

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

平生清狂今白首,芒屦布裘称野叟。

晨兴窗几网蛛丝,石洞书来饷名酒。

看月直到月无时,寻花直到花片飞。

醉中往往花压帽,邻里聚看湖边归。

先生两耳不须洗,利名不到先生耳。

狂歌起舞君勿嘲,青山白云终醉死。

形式: 古风

饮酒近村

放翁睡多少行立,人扶往赴邻里集。

痛饮山花插鬓红,醉归棘露沾衣湿。

纱巾一幅何翩翩,庭中弄影不肯眠。

莫欺此老今衰甚,曾见高皇狩越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