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歌《挽致政奉议鲁公歌词》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通过对逝者鲁公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一生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品德。
首句“翛然丈室老维摩”,以“维摩”比喻鲁公,形容其在丈室中悠然自得,如同佛经中的维摩诘尊者一般,体现出鲁公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超脱。接着“不愧家声旧曲阿”一句,赞扬鲁公没有辜负家族的荣誉和传统,继承了先辈的优良品质。
“事阅七朝推寿俊,庆钟六子半文科”描绘了鲁公历经七朝,以其长寿和智慧受到推崇,家庭更是人才辈出,其中六子中有半数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彰显了鲁公家族的荣耀与教育的成果。
“白莲入社尘缘息”一句,以“白莲”象征高洁,暗示鲁公加入某个社团后,尘世的烦恼得以解脱,展现出其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升华。“朱绂通闺圣渥多”则通过“朱绂”(古代官服上的红色带子)和“圣渥”(帝王恩泽),表达了鲁公不仅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家庭也深受皇恩的庇护。
最后,“空唱已闻生净域,可须薤露起悲歌”两句,以“空唱”表达对鲁公离去的哀思,但同时又以“净域”(佛教用语,指清净的境界)暗示其灵魂已得到安息,不必再为逝者哀悼,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理解,以及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地回顾了鲁公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道德风范和学术成就,也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的尊敬与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