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露奏求閒猛挂冠”,以露珠象征清廉之士的高尚情操,挂冠则寓意辞官归隐,表达出主人公在官场生涯中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接着,“忽惊卿月堕云端”一句,以月亮突然坠落云间,比喻逝者突然离世,令人猝不及防,情感真挚而强烈。
“中年屡揽澄清辔,末路坚辞矍铄鞍。”这两句描述了逝者一生的为官经历,中年时多次执掌政事,力求澄清吏治,晚年则坚决辞去官职,表现出其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通过“澄清”和“矍铄”两个词,既展现了其为官的清廉与活力,也暗示了其最终选择退隐的决心。
“自卜寿藏松已拱,亲裁幽刻墨方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自选墓地,松树已经环绕,象征着逝者安息之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亲自撰写墓志铭,墨迹未干,表明他对身后之事的精心安排,以及对个人品德的坚守。
最后,“映溪清远楼前月,后夜登门忍独看。”以月光映照溪流,楼前月色清远,象征逝者灵魂的超脱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后夜登门,却难以独自面对这份思念,流露出深深的哀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描绘,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生者对其无尽的怀念与哀思。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