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言怀三首(其二)

草木相凋谢,春秋促年龄。

飞缨与白衣,同一销其形。

四皓乃天士,紫芝轻汉庭。

王孙儋人爵,终焉服青萍。

予观干禄者,后今俱未停。

谁能江海上,浩然独扬舲。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草木相凋谢,春秋促年龄”以草木的更替象征时间的流逝,春天与秋天的交替加速了生命的进程,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飞缨与白衣,同一销其形”运用比喻手法,将不同身份的人比作“飞缨”(可能指官服上的装饰)和“白衣”,意在说明无论身份高低,在岁月面前都归于平凡,消融了外在的差异。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平等的思考。

“四皓乃天士,紫芝轻汉庭”提到四位隐士(四皓),他们超脱世俗,不为权力所动,选择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由的追求。“紫芝”常用来比喻高洁之士,而“轻汉庭”则表明他们对朝廷的淡漠态度。

“王孙儋人爵,终焉服青萍”则以古代贵族王孙为例,讽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最终却只能像“服青萍”(佩带剑饰)一样,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暗示了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最后,“予观干禄者,后今俱未停”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观察对象——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努力的人,他们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谁能江海上,浩然独扬舲”则是诗人的理想状态,希望有人能在广阔的江海之上,自由自在地航行,象征着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平等、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田园言怀三首(其三)

玉衡指春暮,鸧鹒鸣以时。

此鸟自何来,栖我绿杨枝。

蕙兰华滋发,怆恻朱颜移。

海内谁不逝,予衰亦何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一)

秋月如有心,林间忽招寻。

清辉不忍去,徘徊松桂深。

我当角宿藏,对之弹素琴。

洋洋五弦动,高树翻寒禽。

曲散碧空杳,千岩流水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二)

开轩延碧山,劝尔一杯酒。

嗟我前楹人,焉能对之久。

白云飞古今,日日苍空有。

苍空云茫茫,碧山□未忘。

借问孤鸣鸟,胡为集春桑。

天逝沧海日,镜留绿鬓霜。

白发不肯去,羞看桃李芳。

形式: 古风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三)

陶令抱寸心,浩然醉中过。

形影虽杳灭,心在余能歌。

情系好爵薄,志怀黄虞多。

秋菊适盈把,南山忽嵯峨。

白衣尔何人,送酒至云萝。

委身于宇宙,日月其柰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