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觉民挽词四首(其四)

生平轻语别,徒恃接乡闾。

及此悲存没,追维恨阔疏。

已闻窀穸日,犹怪孟郊书。

宿草他年哭,仍悲非故墟。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一生中轻易告别亲友,只依赖与乡邻交往。
面对生死离别,追忆往事遗憾疏忽了亲近。
听说亲人入土的日子,还惊讶于孟郊的诗文提及。
如今草木枯萎,他年再来悼念,悲伤更因不再是旧居。

注释

生平:一生。
轻语:轻易。
别:告别。
徒恃:只依赖。
接:交往。
乡闾:乡邻。
悲存没:生死离别。
追维:追忆。
恨阔疏:遗憾疏忽。
窀穸:墓穴,指去世。
犹怪:还惊讶。
孟郊书:孟郊的诗文(可能指《游子吟》等作品)。
宿草:久草,指荒草。
他年:未来某时。
哭:悼念。
故墟:旧居。

鉴赏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范觉民挽词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对故人逝去的哀悼与怀念之情。

“生平轻语别,徒恃接乡闾。” 这两句通过描绘生前简单的离别和依托于同乡邻里之间的情感纽带,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生平"指的是在生者之间的交往,而"轻语别"则是那淡淡的告别之言,透露出一种不舍与惆怅。

“及此悲存没,追维恨阔疏。”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面对亡友时深切的哀痛和回忆之情。"及此"意味着到了这个时候,"悲存没"则是对于生者与逝者的哀叹,而"追维恨阔疏"则是在广阔而又遥远的情感中寻找那些遗憾。

“已闻窀穸日,犹怪孟郊书。” 这两句诗人提到已经听说了某些传言(窀穸日),但依然对古代孟郊的书信感到惊奇。这里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增添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怀旧情绪。

“宿草他年哭,仍悲非故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对那些已逝去的往昔泪流满面。"宿草"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而"他年哭"则表达了对过往的无尽哀伤。"仍悲非故墟"则是即便是在不同的地方,诗人依旧为那些不再属于自己的旧时光而感到悲痛。

总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抒发了深沉的哀思与情感。张嵲借此诗表达了对于友情、时间流逝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范觉民挽词四首(其三)

有位居台铉,无年究远猷。

共怀三入望,忽叹九原幽。

归葬新阡远,追荣恤典优。

兴衰春梦短,人世谅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范觉民挽词四首(其二)

旧阴交盖处,草草遂离群。

何意终天别,居然此地分。

丰盈宜上寿,鼎盛忽西曛。

遥想天台路,悲笳惨暮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范觉民挽词四首(其一)

射策惊寰海,收名儗岱嵩。

俄从白面士,遽作黑头公。

积善龄何促,流光后必丰。

他年悲宰树,独在浙江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金州行衙

城头翻鼓罢,庭树晚风愁。

破隙华星大,当檐素月流。

滩声侵夜急,江雾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