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四景图(其二)

郡城南面山水深,依稀八面芙蓉岑。

山中花气敛晴雨,春禽啼罢春云阴。

云兮无心逐风起,片影孤飞过渠水。

逶迤遥接城东楼,万里江湖望游子。

桥梓坊前何日还,白发婆娑岁云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吴希贤对壶山四景之一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中以“郡城南面山水深”开篇,点明地点,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依稀八面芙蓉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群山比作美丽的芙蓉,形象地描绘出山峦的秀美。

“山中花气敛晴雨,春禽啼罢春云阴”两句,通过“花气”和“春禽”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山林中的生机与活力。花香随风飘散,晴雨交替间,春云低垂,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特别是“春禽啼罢春云阴”,不仅描绘了鸟鸣声的结束,也暗示了云层的聚集,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云兮无心逐风起,片影孤飞过渠水”则进一步描绘了云彩随风飘动的自由景象,以及云影在水面的倒映,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而“逶迤遥接城东楼,万里江湖望游子”两句,则将视野拉远,从山景转至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桥梓坊前何日还,白发婆娑岁云晚”两句,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4)

吴希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壶山四景图(其三)

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

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

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

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

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

形式: 古风

壶山四景图(其四)

长河浩浩寒无潮,夜风吹雪声萧萧。

平明日出耀晴彩,万树璚花犹未消。

湖南画管松篁里,锦帐氍毹人未起。

湖北朱楼翠幕深,兽炭红炉酌香?。

竹篱茅屋是谁家,瓦鼎敲冰自煮茶。

布衣当年冷似铁,蹇驴随处吟梅花。

笑渠富贵总尘俗,一味清寒贫亦足。

形式: 古风

金台别梦

仙舟今去吴江东,吴江之水何溶溶。

美人远隔芙蓉浦,伐木歌残春思慵。

秋台夜静月如水,纸帐梅花情万里。

梦魂幻作蝴蝶飞,飞过瀛洲疾如驶。

瀛洲深处风景饶,美人相见还相招。

开樽共话十年事,客窗风雨声潇潇。

好怀未罄忽惊觉,景阳钟动邻鸡叫。

揽衣推枕起徬徨,满地花阴残月照。

形式: 古风

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吾家老兄好种竹,昔年住在澄塘曲。

兴来赤脚踏海石,明月清风过楚泽。

湘君怜尔抱雅材,天吴紫凤缤纷来。

酒酣鼓瑟遗苍佩,鹧鸪飞下西日颓。

回看俗士甘软美,此竹真堪与兄比。

夜窗风雨不知年,客里相逢故如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