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夫内翰于玉延亭

雨过池面鱼应乐,秋入林间鸟不惊。

亭上主人何处去,我来门径觉全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池塘和秋日林间的宁静景象,以及对南夫内翰不在时玉延亭的感慨。

首句“雨过池面鱼应乐”,以鱼儿在雨后的池塘中欢快游动,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次句“秋入林间鸟不惊”,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氛围,林间的鸟儿不再因外界的干扰而惊飞,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第三句“亭上主人何处去”,将视角转向玉延亭,点出主人不在的事实,引发读者对于主人行踪的遐想,也暗含了对主人离去后,亭子显得更加空旷、寂寥的感慨。

最后一句“我来门径觉全生”,表达了诗人来访时的独特感受,虽然主人不在,但亭子的环境让诗人感到一种全新的生命力,或许是在静谧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或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冢宰三原王公寿词

勋名金匮得全收,刚度人间八十秋。

洛社温公甘独乐,江湖范老足先忧。

何年更为苍生起,此日聊从黄石游。

杜衍去来多内降,六箴谁与献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周少宰伯常得孙

贺缄云锦织天孙,庆与徐卿异日论。

眼底诗书先付托,膝前啼笑赖温存。

名驹汗血元无价,丽水生金信有源。

四世五公看盛事,于家何必更为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宜兴张氏双桂堂

曾闻天上桂华孤,不似君家有两株。

千里燕吴还接叶,一门金玉本连跗。

阴功信有栽培力,学海宁忘灌溉劬。

从此郗林谁复羡,荆溪金紫有先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茂卿大理还嘉鱼

嗟哉何物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

纷纷之中谁独超,嘉鱼两卿伯仲李。

仲卿见道何太先,三十不复举进士。

徒行万里访白沙,欲挽南溟供洗耳。

伯卿少贬来京师,三年大理何曾理。

支颐终日望西山,眼近薄书如著眯。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

瑰词异论骇傍人,造谤兴讹殊未止。

我生与世百无合,门报君来僮仆喜。

小斋款语每终日,仪部君谦昔参此。

君谦去矣君尚留,君今复去吾何以。

家居苦贫仍岁恶,往往人家半扉水。

午烟未起朝爨清,且趁官家五升米。

谓予不尔弟书来,黄公山下台成矣。

从来一士系兴衰,胡为閒此两兄弟。

未论救败与扶颠,激懦廉顽功不细。

送君极目洞庭波,木落潇湘风暮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