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仲端明朱子明户部曾编摩忽皆专介王渊道诸人亦来而东老侄自石门至阁皂刘道士又以诗卷为贽戏成

鼓钟不合飨鶢鶋,人事何因到野庐。

玉节金台新贵字,宝章琰刻故交书。

葛冠道士重温卷,芝砌郎君亦下车。

忽忆苏州风雨夕,空山落叶昔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鼓钟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宴请鶢鶋这样的鸟儿,人世间为何会来到这荒野的居所。
新的权贵们在玉节金台上书写着尊贵的名字,旧友的书信上刻着珍贵的印记。
戴着葛草冠的道士重新研读经卷,年轻的官员也暂时放下公务下车来访。
忽然想起苏州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时空山落叶的情景,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注释

鼓钟:古代乐器,用于祭祀或庆典。
鶢鶋:水鸟名,此处象征宾客。
玉节:玉制的符节,象征权力和尊贵。
葛冠:用葛布制成的帽子,古时道家修行者常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作品,题为《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仲端明朱子明户部曾编摩忽皆专介王渊道诸人亦来而东老侄自石门至阁皂刘道士又以诗卷为贽戏成》。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感叹鼓钟之声不再适宜宴请宾客,转而沉醉于山野的宁静之中。他提到新贵们的华丽排场与旧友书信中的朴素情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诗人还提到了与亲朋共聚的场景,以及对苏州风雨之夜的回忆,最后感慨山中岁月的流转,落叶的飘零。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

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

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

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

津亭独坐逌然笑,不似池蛙两部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吏于郡题写皆生疏又堂帖趣行三日戒涂偶成二首(其二)

露封誊奏晓鸣铃,当御应关乙夜呈。

京兆有装随使者,陈留无酒忆厨兵。

故营将钺谈家世,老吏公车识姓名。

尘事看看到书尺,更惊三日有王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吏于郡题写皆生疏又堂帖趣行三日戒涂偶成二首(其一)

五年尺牍不笺天,一日除书到枕边。

感欲宣心笔无语,恩惭糊口鼎馀饘。

说骖尚恐传音误,书马还思习札便。

烛灺烧残人未寝,却输铃下惬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以庐山所产天花蕈冬笋玉延饷赵季茂通判

已认山家作当家,与猿分栗雀分茶。

气先十月地抽笋,光现五台天雨花。

幸有玉延炊夜月,肯令绣谷咽朝霞。

凭君试隽山中味,却较閒忙定不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